三十年纪事之七
一九九六年
参加社会学系房改研究,写了一份报告。副产品是完成了若干篇关于住房问题的杂文。
一九九七年
社会学所评职称,三人报到片里竞争两个名额,所里最终我排第一,在片里竟然落选,觉得很不公正,翌年我退出职称评选。工作这么多年没分过一寸住房,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提出和所里要一间平房,不能如愿。如此坚定了我离开的打算。人民大学答应给三居室,年底开始了调动。很感谢社会学所对我的不公,如果没有心中不满这一契机,不知我将滞留在这里多久。后悔进入学校太晚了,庆幸终于到了该去的地方。年岁越长,我越认同一个吊诡而深刻的道理:走上正道的路径上对我推动最大的都是和我发生冲突的人,他们的无理造就着我。
一九九八年
3月到人大,立即开课,讲授我正在阅读和思考的信任问题。这些年参与电视较多。做过央视主持人,更多的是接受各地电视台采访。除此还常常承包北京BTV夜话的节目。这样就有了念头,想到好的选题就租机器先拍下镜头。这年清明,想到拍摄温州的修坟,一时脱不开身。托给了孝正和汪永晨。后期我在京采访民政部殡葬司长。受他谈话的启发,写出了“沙葬的设想”。我至今坚持文中的想法。新学年开始,10月我挑选了第一个硕士生陈心想。
摘自《沙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