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羞”、笑贫不笑娼成网游潜规则
文/张书乐
3月22日晚上央视《焦点访谈》以《危险的游戏》为题曝光了盛大旗下企业边锋网络游戏涉赌。上海的一玩家王先生在玩了7次盛大边锋网络的一款休闲游戏“港式五张牌”之后输掉了近80万。据了解,在边锋游戏世界运营“港式五张牌”的是盛大边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焦点访谈》记者以玩家身份咨询了客服部门。客服在电话中说:“一般的话是没有发现(限额封顶),只有在‘边锋侠义’这款游戏中有300块钱的一个限额,其他的游戏暂时没有看到有限额这样的限制。”
游戏真的是老虎机吗?
当即,我便在微博上转发此新闻并评论:“其实很多游戏都是老虎机,我最近总在说游戏欲望论,我们的游戏大多就是满足玩家的性欲,也就是老虎机,而不是创造玩家的乐趣,没真正变成游戏机”。
一位名为花火的守候的朋友留言回复道:“老虎机,满足别人欲望的东西,只能单纯满足也只能去满足玩家的贪欲。目前国内很多游戏都是如此,更多的是,我们的游戏厂商以这样的情况为荣。让我想起一句话:笑贫不笑娼。”
这就是我们网络游戏的现状,特别是在日前文化部刚刚修订《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对互联网文化传播进行了进一步的权责细化之时,对健康、向上的互联网文化予以提倡、对情色、暴力的低俗文化予以打击之时,边锋游戏的这一次被曝光,更加是在风口浪尖上有着典范意味。
笑贫不笑娼的游戏世界
边锋涉嫌赌博,只是游戏世界里面的一个比较特殊的例证。我们不能据此就认定网络游戏就是老虎机,我在微博之中提到的“老虎机”概念也非如焦点访谈所指的游戏赌博如此偏激的例证,而只是整个游戏行业对于金钱的欲望高过文化创造的欲求,进而才会出现如许偏激的行为,我们不妨看看游戏产业近年来“笑贫不笑娼”中最有趣的力争:网页游戏黄色风暴。
2009年至今,网络集中爆发网页游戏“很黄很暴力”营销,数量众多的网页游戏开始以极度诱惑和性欲来作为自己宣传台词。甚至有的游戏把脸都丢到了国外。2009年4月前后,在美国几乎所有与游戏、科技相关的网站、私人博客的Google图片广告位上,都可以看到一个名为《Civony》的网页游戏广告。这个广告来自中国的一家网页游戏厂商,换了名字在美国登陆。而更主要的是,这个广告中所用的性感女郎的图片涉嫌侵权,所用游戏元素则直接抄袭至国外知名游戏《文明》……至为关键的是,几乎所有的用色情方式营销的网页游戏,除了游戏内容有抄袭和山寨嫌疑外,其实游戏本身和色情毫无瓜葛,这纯属自己给自己脸上抹黑。
内外兼“羞”的游戏行业
与之相类似的是网络游戏中大量的色情宣传,如“自我”标榜一夜情网游的《劲舞团》,在台湾用妖艳女悟空勾引唐僧的视频广告来吸引玩家的《西游记》,以及众多和闫凤娇、兽兽、凤姐、苏紫紫拉关系套近乎的网游。
如果说这还是游戏用以营销的一种手段,那么游戏厂商置放去游戏内核之中的诸多元素就显得比较“金钱化”了。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玩家反应,被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的“开箱子”赌博元素,在一些游戏中以改头换面的形式不断出现,而即使是比较守规矩的游戏厂商,也大多不顾及游戏的内容和文化建设,游戏的娱乐性依然停留在十年前的打怪升级之上,一味的通过不付费买道具就难以“正常”游戏的方式,让玩家分分秒秒的为游戏献金。其娱乐性乏善可陈,而让自己成为了只会吞钱的“老虎机”。
这代表了游戏产业的精神风貌,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游戏,不计较名誉的得失、品牌的美誉,用“歪门邪道”的宣传方式相号召,用“比较谁有钱、谁会花钱”的游戏方式相鼓励,形成了内外兼“羞”、笑贫不笑娼的游戏产业潜规则。
何时才能从欲到爱
如何走出去,我一直以来开着一副游戏厂商不乐意也不会服用的药方,用游戏从业人员的话语来说,这就是玩家的想法,而不是游戏厂商的商业目的,在我看来,游戏的境界有二:
其一是以满足玩家的需求来研发和运营游戏,可以视作是简单停留在满足欲的层面,也是时下网游的研发基调,游戏厂商只想引导欲,用欲来刺激玩家消费从而赚取金钱,造成目前网游走向如此偏激的核心所在。
其二是以创造玩家的需求来研发游戏,可以视作是和玩家进行一场纠结的恋爱状态,这是网游所罕见,但却是我认为网游所需要实现的创新目标。如何让玩家从欲的层面升级到爱的层面,其实是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