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读书笔记(四)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读书笔记(四)
管理者面对的四重现实压力
由于一天的外出,就没有办法与同事们开读书会,进行讨论。昨天就想到了办法——大家各自读书,各自上传读书的认识。不能一起讨论,很多内容感觉就看的不够深入,特别是联系的东西就少了,激荡出来的火花也就少了,但是出差或外出是长有的事情,不能因此就断了,上传读书心得是一个互相激励、相互监督的方式。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吧!
 
今天读到的是导致管理者难以取得成果和绩效的四项几乎无法控制的现实难题。在想变得卓有成效之前,首先要看看现状,了解导致我们无法卓有成效的原因,治病的第一步就是确诊,这有利于后面治疗过程中有的放矢,直达要害吧。
德鲁克提到了四个原因。前两个原因分别是“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属于别人”和“‘不断出现的事情’往往迫使管理者忙于‘日常运作’”,三、四个月前,我深有其感,很多需要投入大量连续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往往被其他的人不断的打断,被一些“不断出现的事情”、“日常运作”打断,导致很多重要的工作不能集中精力的去完成。这也是为什么我会选择一早起来,在麦当劳吃早餐,然后工作12个小时把那些非重要但是上不紧急但如果今天不做过段时间就会变得极度紧急的事情集中精力的做了。这2个小时,由于没有人打扰,而且我早上起来头脑也比较清醒,效率非常的高,也很容易找到解决关键问题的要点。很多难关,比如DI的体系都是在这个时间完成的。当然,我通常会把问题的要害部分在早上解决掉,余者分解成几个小模块,尽力完成,做不完再去公司完成。由于模块较小且比较容易,在办公室也可以很高效率的解决。追求有效性的管理者,要有勇气和智慧对那些影响自己做正确的事的人或事情SAY NO!
第三个现实的压力是“只有当别人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是卓有成效的”。我从两个角度理解,管理者首先要考虑如何让自己的产出或贡献对他人对组织有价值,而不仅仅只是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即可。另外一点就是如果这个组织在你竭尽全力之后,不能对其做出贡献,也不能让别人利用你的贡献,在这里你可能就无法做到卓有成效了吧。这或是由于该组织管理不善,或是由于你和该组织的价值观不统一,唯一的选择就是离开,尸位素餐是不道德和对自己不负责任。解决这个问题,让别人利用我们的贡献,需要有一种客户意识,即便是对内部人员。有效的沟通是关键,全局意识是关键,知难行易啊!
第四个现实的压力“最后,管理者身在一个组织里。他只能通过一幅厚厚的‘变形眼镜’观察外面的世界,甚至根本观察不到。”一个在组织里面待得太久了的人,对外面世界的看法往往就非常的不清楚,甚至完全无知无觉。精力和眼光常常被内部事件、政治斗争或者利益争斗而消耗,无法看到真正的外部现实,这会导致僵化和官僚气息的产生。德鲁克也说过组织的成果往往在外部,内部只是成本中心。
创新项目中,做出一个内部所有的人都觉得非常好的东西,可是在市场上就是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我们通常会认为是消费者白痴,这么好的东西都不知道使用,却购买那些明显有缺陷的东西。
我们通常批判甚至难以忍受的一些言论的提出者——提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和扬言“80后男孩子如果买不起房子,80后女孩子可以嫁给40岁的男人。80后的男人如果有条件了,到40岁再娶20岁的女孩子也是不错的选择”的某委员——都是由于带了“变形眼镜”。
一个追求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显然就会在自己的行为有所调整,通过各种活动,例如阅读报刊、走动管理、经常去一线、参加外部的活动等等方式走出去,以避免自己出现这个情况。
 
这四点都是现实的压力,它们使管理者无法将精力集中在真正可以取得绩效的工作上,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这些问题,但是基本上很难完全解决。要想取得卓有成效,我们可能要和这些现实压力斗争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