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个从世博会回到家的西班牙记者,将他在远大馆拿到的一个视频,放在了youtube上。让西班牙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个视频迅速在网上形成“爆炸性”的传播之势,围观者数百万之众。
旋即,关注热度通过国内的视频网站继续震荡,“6天建成15层大楼”引起的惊呼此起彼伏,围观队伍继续壮大,其中不乏CCTV等主流媒体。
惊讶,赞叹,猜忌,质疑,各种声音纷至沓来。
这楼咋盖的?
西班牙记者无心插柳
赵兴元却笑着说:“我们最初也并不知情,真的就是一个偶然。”
这一段时间,朱琳芳很忙,不断登门的媒体让身为联络人的她应接不暇。11月底,一则“6天建成15层宾馆”的视频在网上疯传,人们发现,这则由国外网站转载到国内,记录中国建筑工人极速建楼的视频,其实就发生在湖南长沙,而这个项目就是朱琳芳的远大公司所为。
笔者正欲称赞这是一则有创意有效果的网络宣传秀,该公司可建(可持续建筑部)销售中心总经理赵兴元却笑着说:“我们最初也并不知情,真的就是一个偶然。”
因为整幢大楼在今年6月就已建成,以《48小时建15层楼》为标题的消息也曾见诸报端,但一直未起波澜。
倒是一名西班牙记者无心插柳,将这段从世博会上拿到的宣传片放在网上并引起关注后,这才让这栋相貌平平但身世不凡的大楼声名鹊起。
“还可以更快!”
那一次,一幢高3层、总建筑面积超过557平方米的楼房,从搭建第一块钢架到可以入住,仅用时一天
“钢结构的搭建用了46小时38分钟,剩下的时间做的是外墙装配与内部简单装修。”赵兴元能够说出非常精确的时间,他表示他们也想通过此次施工过程的实时录像,了解具体需要多少工时。
准确的说,“6天”是有前提的。赵兴元告诉本报记者,实际上大楼的地基是提前打好,用时一个月。与此同时,包括墙柱、楼板、墙体、楼梯等构件也陆续生产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这才开始最后的“冲刺”。
也许还应该计入一段时间,据可建部的技术总监周湘江此前介绍,为了打造这一建筑,他们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进行设计和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
吊车吊装起一件件预制好的钢构件、墙体板、管材、地板等配件,工人们再将其依次组装到预定的位置。据赵兴元介绍,这次施工一共用到100余名工人,5台吊车,其中最大吨位上百吨,装配顺序是先楼承板后柱再楼承板,一层层模块化操作,外墙体材料为岩棉夹芯板,与内墙体连成一体,厚约450毫米,通过螺栓上到外墙柱。
高49.95米、占地610.83平方米、抗震设防烈度9度。“装配”这样一栋大楼的楼体,6天不是极限,“还可以再提前一到两天”。赵兴元说,另据测算,就现有技术条件,楼层最高可以建到200层,耗时可能是生产4个月、安装2个月。
该企业的第一个工业化“可持续建筑”建于去年8月21日。那一次,一幢高3层、总建筑面积超过557平方米的楼房,从搭建第一块钢架到可以入住,仅用时一天。
15层大楼要被开发成为酒店,目前酒店的装修风格已经基本确定,装修之后会委托专门的酒店管理公司运营。
五大技术特色
只要在地表下的基础符合当地要求,楼体建筑可以在任何地区建设,而对于施工人员只需要一周时间的培训,简单讲,“会上螺丝就行”
有报道称,该酒店的“模块化建筑技术”是独创技术,赵兴元透露,其中斜撑技术和连接方式等二十余项技术已经获得或正在申请专利。
赵兴元一直在向记者推荐这栋楼的技术特色:
9度抗震,已经在建科院做过检测抗震试验;6倍节材,建筑自身耗材是传统建筑的1/6,该楼耗材约300公斤/平米,传统则将近2000公斤/平米;5倍节能,这由四项技术支撑,外墙体150毫米保温材料,3层玻璃窗,外遮阳系统,带有热回收功能的新风机;20倍空气净化,利用正负相吸的物理反应的静电除尘器,能做到十几天屋里没灰尘;1%的建筑垃圾很好理解,模块化生产基本都是在工厂预制,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大大减少。
技术含量如此高的建筑,施工门槛并不高。赵兴元介绍说,只要在地表下的基础符合当地要求,楼体建筑可以在任何地区建设,而对于施工人员只需要一周时间的培训,简单讲,“会上螺丝就行”。
住宅产业化潮流
也许对于这类技术了解的人多了,就不会再有人惊讶围观了
其实,赵兴元口中的工业化“可持续建筑”正属于住宅产业化的范畴。
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刘美霞曾对本报表示,广义的住宅产业化,不仅包括住宅施工的工业化,还包括部品、构件生产的工业化(即部品、构件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集成化、机械化),住宅产业的信息化、低碳化(即住宅产业为适应信息时代和应对气候变化等世界发展新要求所做出的转变)。住宅产业的工业化、信息化、低碳化需要以市场化为纽带,加快实现社会化供应和专业化分工,以促进高效产业链的融合。
这一概念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变化发展,会添加新的内容。盖房子就像搭积木一样方便、快捷和干净。在现场,构件生产和施工工业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的提高。
当然,可持续建筑的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周湘江表示技术已非制约发展的关键,物流是一个难题。此次建设的是单个楼,动用了20多辆车,从工厂拉来上千个构件,如何保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这些构件及时准确有序地运达现场,需要很强的物流管理能力。
6天建15层宾馆,建筑质量咋样?“6天盖出15层酒店”是喜还是忧?15层宾馆6天造,速成还是速倒?15层宾馆6天盖好抗震9度靠谱吗……对于这些在网友惊叹后发出的冷静声音,赵兴元和知道“走红”前的心态差不多,不愿太多回应,表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用事实来说话。
也许对于这类技术了解的人多了,就不会再有人惊讶围观了。
■ 新闻缘起
近日,一段题为《中国人6天就能盖出一座宾馆》的视频在某国外视频网站疯传。这段视频约3分钟,展示了某公司用6天时间盖起一座15层宾馆的过程,施工队紧急施工,大楼拔地而起。短短十几天,视频积累了200多万的点击量,上千条各国网友的评论。
据报道,这座建筑坐落在长沙,6月就已竣工,整体搭建使用了46个小时,装修用时90个小时。细心的长沙市民发现,这栋被老外广为惊叹的建筑,其实与上海世博会远大馆采用了同样的建筑技术,远大馆的搭建更短,只用了一天。
6天盖15层楼:还能再快点儿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