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南昌发生“失复得”现象。
由于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当下丢失东西的人很多,而且许多丢失东西的主人都悬赏希望能把所丢失的东西还回来,哪怕钱财不要了,巴望着拾到者能够把证件之类的重要物品还回来就可以了。
而那些证件之所以更重要,大体有三个原因,一个是身在异地难以补办,二是即使专程回家办理,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第三就是会有人冒名顶替,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给自己添乱。
那个“失复得公司”的创办人,认为这是一个有需求的市场,就注册了一个商务咨询公司,制订相关的收费细则,并聘请推展业务的人,向环卫工人等有可能捡到失物的人做宣传,通过奖励来号召大家把捡到的失物通过公司找到丢失东西的人,并按照明码标价的方式,向公司支付相应的失物归还费,而拾到失物者享受失物者提供支付费用的30%提成,剩下的70%是公司所得。
按说拾金不昧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如此被商业化、甚至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进行公司化运营,不仅会形成相应的潜意识,那就是要想要回自己遗失的东西,就不单纯是口头感谢,内心感激的问题,是必须要花钱的;同时,也会给那些盗窃者提供销赃的渠道,有助纣为虐之嫌。
最终由于社会负面反响比较大,这家公司被工商局查封。
其实从商品社会的商业逻辑而言,有需求就有市场,既然有人愿意为自己失而复得的东西支付报酬,为什么不能把这进行企业化运行,并形成一个帮人解决麻烦的服务行业呢?
似乎一切都是可以拿来交换的。
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本质,我们把一切可以想到的东西,权利、时间、资源、名节,等等全部换来金钱,那不断贬值的纸片与数字,放弃了自己的道德规范,良知与尊严。
但是,当一切都成为商品,一切都可以进行交换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不过是在跟魔鬼做交易,“魔鬼”用印刷成各种图案的“纸片”,换走了我们比纸片值钱的多的东西。回过头来看,纸片依然是纸片,不花出去就一直是纸片,但我们用纸片换回来的又是什么呢?
商品在不断升值,纸片在不断贬值,同样的物品,要花更多的纸片或者更高的数字才能换回来。这就是我们与魔鬼做交易的本质。
当物价逐渐失控的时候,难以避免会加速对生活的不安全感的恐慌;
当大家都在把自己的东西交换成为金钱,聚敛财富的时候,难免会让人有焦虑与恐慌;
当城市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基本的生存成为一种压力的时候,就会带来更大的焦虑与恐慌。
还是那句话说的有道理:其实活着很简单,保持呼吸就行了。
没有人能阻止通货膨胀,包括我们由精英组成的伟大的政府,包括貌似天使却难以掩盖其丑恶本质的国际资本,包括貌似公允的媒体与学者专家们,都对通货膨胀束手无策。那不是单纯管理好自己就可以的。
降息会刺激投资与购买,而削弱储蓄,会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会带来通胀;加息会让自己的货币汇率升值,吸引国际资本以合法与非法的方式涌入,会加大市场的流动性,同样会带来通胀;加薪会让人更有钱消费,会减少库存刺激经济,改善就业状况;降薪会让人恐慌,让人有危机感,效率低下,同样会刺激投资,同样会拉动通胀。
在国际化、城市化与商品经济时代,通胀没有任何理由会受到抑制,充其量是缓解。任何暂时的回落都可以并往往被认为是为触底反弹盘整并积累势头。所以总是那些囤积了充足的金钱的人,才会有安全感。那些没有取得足够金钱的人,就只有羡慕嫉妒恨,就会抓紧自己的出卖行动。
扪心自问,你会发现周边的每个人,甚至包括你自己,呼吁管理通货膨胀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当他回到自己的行业,关注自己的企业,聚焦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时候,就会由衷地感叹“为什么通货膨胀没有给自己带来收益”,而为了满足自己利益,就会转而呼吁“让通货膨胀来得更猛烈些吧”。
因为一旦成为商品社会的成员,你的一切就被物质利益绑架了。因为总不能看到自己所交换的东西缩水吧!总不能让自己的投资血本无归吧!总不能让自己的财富增长被通货膨胀淹没吧!总不能让自己的家人、亲人跟着自己吃苦受罪,让自己颜面无光吧!
当一条条抑制通货膨胀的政令被市场淹没,当政府的一切努力都显得苍白无力的时候,有一种倾向性就是放弃努力,回归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
西汉建国初期,曹参被认命为齐王的国相。但齐国那个地方一直在饱受战争的屠戮,从公元前770年开始,真正和平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曹参到处去寻访高人,问治政之道。
曹参得遇高人,听说在胶州以西有一位善黄老之说的盖公,于是曹参派人用高规格,花大价钱请了过来。盖公的主意是:清静无为民自定。意思是说,政府不要过多地去干涉市场,应该让市场自动的动态的去调配社会上的资源。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内非常著名的结论:治大国若烹小鲜(烹小鱼的时候不需要把鱼不停的翻来翻去,比喻治理大的国家不能不停的用外加的手段去影响,例如政策法规的变化等等)。
采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曹参当了九年齐国的相国,得到了大家一致的称赞。
萧何死了之后,曹参当上了大汉丞相,所有的操作都沿袭萧何的做法,没有更新任何的条条框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萧规曹随”。
当时的汉惠帝刘盈责问不作为的曹参,让他给一个解释!
曹参把帽子拿下来,说道:陛下觉得和先帝比较谁强些?汉惠帝回答:我怎么能够和我老爸相比?曹参又问:陛下觉得我和萧何谁强些?汉惠帝呵呵一乐:好像您老要差一些。于是曹参回答:陛下说得对,先帝和萧何订立的法令清晰明了,我们又有什么必要去更改呢?我们要做的就是谨守法则不就可以了吗?
那么回到黄老之学的话题,不过是追求内心的清净,去除物质与金钱财富等一切杂念诱惑,保留自己的本真。虽然说来简单,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这有些天方夜谭。
但毕竟是浮躁之后都会回归的生活真谛。仅仅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贾春宝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