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
你好!我在SINA 博客里看见了你写的文章,看了以后感受很多,所以在QQ上加你为好友,谢谢你能接受我。我的儿子今年17了,读“高二”,也许你要奇怪为什么这个高二要加引号,那我就把儿子的详细情况跟你说说,耽误你的时间了。
我儿子进初中的时候,成绩满好的,班级前十,但是从初二开始就下降了,到后来用他老师的话说是在下滑,而且是拉也拉不住。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电脑游戏。我家是**年的时候搬的新家,以前因为条件差,他没有单独的房间,有了新房子,就给他单独一间房,电脑也就放在了他的房间里。现在想来,这是我悲剧生活的开始。一开始,发现他就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但那时还没有发展到通宵玩的地步,再加成绩还可以,就没太注意。但有一次发现他很晚还在玩,也就是当场喝住他,让他马上去睡,也没想到把电脑马上拿出来,就此以后,这个机会我丧失了,也就更加剧了我的痛苦生活。
他嫌我罗嗦,作业不做,说说他,脾气很暴躁地把我赶出去,甚至动手打我。他爸爸说说他,他也反感得很,结果两个人还发生了冲突,从**开始一直到中考前两个礼拜多,那么长时间父子之间都不说话,我夹在中间难受死了。本来没想过他能进高中,因为他模拟考从来不去,也不知道他能得多少分,连他老师都跟我说想办法复读吧。但我儿子也不肯,他很要面子,觉得那很丢人。没想到,从来不参加模拟考的儿子,在中考中不但过了分数线,而且还过了满多的。但由于填报志愿不当,进了我们这里的一所民办高中。我永远忘不了得知分数的那个瞬间,我开心极了,儿子也很高兴,终于能进高中了,他说妈妈,这个暑假你让我好好玩一下,我进了高中就会好好努力的。我相信了他,现在想来那个时候是最开心的日子了。
没想到,进了高中以后,他老样子又来了,作业不做,回来就玩,高一期末7门功课只有2门及格,学校要他留级,他不肯,我和他爸爸也去求了学校,请求再给次机会让他补考。结果还是有4门不及格(其中化学只差了2分)。 过去的一个暑假,我和他爸爸天天提心吊胆,最怕接到他老师的电话。现在学校让他试读高二,说这次期中考试要是过不了就还是回到高一去,但我儿子肯定是不肯。现在他总觉得校长和老师要把他拉回高一去,整天觉得有人在监视他,看见老师打手机就觉得是给我的,要让他回去重新读。我总劝他不要瞎想,自己要努力要有行动啊。但他现在给我的感觉是整个人垮了,他总觉得自己很笨,学不好了。今天月考,他出门的时候还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逃掉吗?我说人生不可能总是逃避啊,要有信心。但老实说,我自己心里也怕得要命,过去的8天假日里,他根本没好好做功课,电脑从30号晚上一直开到8号晚上,中间没有停过。
他是即想有好成绩,但是又不肯付出努力,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他说了。我曾经化名上了QQ跟他聊天,但都被他拉黑了。现在我对将来是毫无希望,整天觉得日子难受,我也想死。我儿子说,如果留级,就不读书了,回家,我可怎么办呢?他校长说要么就让我们走人,自己联系转学,但我们哪里有门路呢?我是看不到希望了。
这位朋友:
您好!首先我说的是爸爸不能放弃对孩子教育和管理的权利,而且重点要把孩子学习与活动的事儿责无旁贷的抓起来,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你的孩子之所以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在很大程度上是爸爸“他爸爸说说他,他也反感得很,结果两个人还发生了冲突,从2007.9.24开始一直到中考前两个礼拜多,那么长时间父子之间都不说话”,以及妈妈越爸爸管理的权利过于对孩子唠叨、负面的批评和负面的评价所致。所以从现在起你们夫妻二人要各归各的位,爸爸要严格管理孩子学习与活动的事儿(要做严父),妈妈管理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心声以及调和父子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妈妈要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多多跟孩子聊一些他乐意聊的事儿(要做慈母),像对待自己的同时和好朋友一样来对待孩子,当孩子与爸爸有了矛盾之后,要用智慧把爸爸的行为解释到对孩子的深爱上来,让孩子一直觉得爸爸和妈妈是非常爱自己的,有利于化解孩子对父亲的逆反心理,进而达到父亲对孩子的有效教育。
其次,作为父亲首先不要简单粗暴的对孩子进行打骂、呵斥以及限制其人身自由,也不要“长时间父子之间都不说话”,而是要主动的创造条件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中尽量避免“必须如何如何”“你要如何如何”的词语和句子,从中了解孩子目前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玩网络游戏的具体状况,当孩子能与父亲敞开心扉谈论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时,在这个时候父亲要以理解和共情的心理与行为诱导孩子,比如给孩子讲自己受过什么样的苦、遇过什么样的难,是怎么扛过来、挺过来甚至熬过来的,以积极的影响使儿子发生转变,同时告诉孩子“面对困难比逃避困难容易得多,因为逃避行为积累了更强的内心恐惧。”是父亲在最近一段时间多多和孩子交流沟通,更全面地了解儿子;改变家庭气氛和教育的态度、方式,暂时回避争议事件,给孩子真正的温暖;不要给孩子增加太多的思想包袱,告诉他学习成绩考得好与不好没关系,只要他努力了,就可以了,让他解开心里的疙瘩;要改变过去一味批评的教育方法,尽可能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只要有一点努力和进步就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这样才能带给孩子改变的信心和动力。在适当的时候,多给儿子讲一讲自己在人生的挫折和艰难困苦面前,是怎样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又是怎样战胜困难、超越挫折的。因为儿子毕竟年龄还小,对于创伤和挫折很少经历,甚至还没有经历过,这个时候父母就是他的镜子和榜样。多向他谈及这些,势必会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在孩子的学习上寻找突破口。我想你的儿子不可能没有优势学科,既然他有优势学科,那么就让他从最容易突破或进步的科目做起,通过成功促进成功,进而达到戒除玩网络游戏的目的。
第四,建议孩子的父亲在业余时间多带孩子出去参加体育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桌球等)、文艺娱乐等,以轻松积极的娱乐方式逐步代替玩网络游戏,然后再逐步让其把心思转移到学习上去。
第五,利用孩子喜欢玩电脑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和支持孩子制作他所学文化课程的多媒体的课件,同时让孩子作为老师的角色考虑怎样让学生通过语数外理化生的课件,把这些学科学懂、学通、学精,当孩子做好了课件以后,爸爸要作为学生让孩子来当老师来讲解,爸爸听孩子讲解课件之后,一方面要给予欣赏,另一方面要提出自己学习的感受,这样孩子就会非常愉快的把心思以及思维集中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之上来。
第六,父母要多与班主任及课任老师沟通,用比较婉转且不失尊重的口吻建议多关照孩子,最好是多表扬和鼓励,进而消除其经常“玩网络游戏”的情况。另外,你还可以到我的网页上参考《孩子着迷大众游戏书和漫画书怎么办》。
第七,找孩子信任和敬重的师长或同学,请他们对其进行认知教育和引导,帮助其认清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危害,以及认清自身的需要、发现满足自己心理需要的其他途径所在,并给予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引导他摆正电脑与网络的位置,改善上网的心态。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孩子寄养在他所信任和敬重的师长家中,通过环境和教育方式方法转变来遏制其上网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孩子转变的目的(这种方法比较有效)。
第八,也可以请孩子所信任和敬重且学习与生活认真踏实、按部就班的同学来家中,让其与孩子共同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通过同学的支持与帮助逐渐使孩子弱化对网络的痴迷,这样既可以让他来监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又可以跟着他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九,父母要统一教育和管理孩子的方式方法,切忌采用粗暴的制止、严厉的斥责以及苦苦哀求,这样做不仅对于孩子戒除网瘾收效甚微,而且还会导致相反的作用。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找一个孩子平静的时机与孩子心平气和交谈,比如,当你再玩游戏的时候,你是否想过除了玩游戏之外你将会面对什么呢?你是否为此而感到玩得不踏实呢?你喜欢目前的这种生活状态吗?现在的这种生活真是你想要拥有的吗?你这样玩游戏真的很快乐吗?你是否想过将来不再玩游戏了,你会过着令你自豪的生活吗?我相信你肯定也想过要戒除网瘾,我猜得对吗?你是否想过戒除网瘾并没有你想想得那么难,很可能是你过去的方法不对?等等,尽可能让孩子感觉不到羞愧和压力的时候,激发孩子反观自我的现在,自我主动而积极的转变火花,在这一过程中切忌谈及家人的期望和他的学业荒废,否则就会使孩子觉得压力过大而逃避更加沉迷于网络。当孩子有了转变的愿望以及动机之后,父亲要及时与孩子协商把电脑从其房间移到客厅,同时共同制定戒除网瘾的计划,比如,过去每天晚上上一次网,现在在这一个月的周六周日各玩3个小时,当孩子切实按计划做到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第二个月再与孩子协商共同制定周六周日各玩两个小时的计划,当孩子做到了同样给予表扬和鼓励。第三个月同样与孩子共同协商制定周六周日各玩一个小时,如前所述如法炮制,第四个月让孩子周六周日玩一次一个小时,……。与此同时父母亲要采取与孩子进行练书法、画画、登山、打篮球或者踢足球的方式与方法,将孩子的兴奋点移开网络游戏。同时父母亲要在语言上、行动中要切实转变以往抱怨、无奈的状态,对孩子的进步满怀期望并充满信心,牢记“鼓励为主”的原则,不断给孩子加油,能够耐心的看待孩子的“过错”,给予孩子支持与引导。同时要想办法引导孩子不断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十,在学习上不要与其他的孩子去比较,而是要与他自己比较,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既可以帮孩子找回自信心,让他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在自信中达到更进一步的成功,又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的乐趣,达到自觉自愿学习的目的。
不知以上的建议对你是否有用,你的朋友杨永龙敬请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