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十年的杂志编辑,又爱读书,于是养成了一个也不算好的习惯,就是看书时爱挑错误,但无错不成书似乎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一种正常现象,有时就忍着不说。但一些名家的作品有错,还是忍不住要说,因为他们名气大,有可能会因他们的错导致好多人跟着错。最近读的过程就发现了马立诚、吴晓波两位名家的错误。
马立诚因《交锋》名震一时,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出版了《历史的拐点》,我今年开春才读,感觉一个记者把中国历代大的改革事件串起来讲确实不易,但错误也就难免,个别错误还比较严重。如书中对中国历史著名的税制“租庸调”进行解释时提到,农民要上缴玉米。“租庸调”发于北魏成于隋唐,而中国的玉米传入要在明朝末年从南美洲传入,显然隋唐的农民是不可能用玉米才作为地租上缴的。
吴晓波的书我很喜欢,读者普遍也反应其书比较严谨,但《跌荡一百年》的几个常识性错误让我感到很震惊。一是在1911年那一段的历史叙述中说了一句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228年的统治,而实际是268年;二是在1936年表述红军长征时说,红军于1936年终于到达陕北,而其实1935年10月就到了,至于1936年那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也是红军长征结束的时间;三是最要命的时间错误,在下册开头所附的中国企业历史年表最后一列,竟然写着1977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先后去世,这样大的历史事件,国人皆知,是1976年的事情。当然,上述的错误均是数字问题,我倒是十分愿意相信那是出版社校对的问题而非作者自身,但希望再版时能及时更正。
近读指瑕1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