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提前10秒预测绝无可能”有妄自菲薄之嫌


    “提前10秒预测绝无可能”有妄自菲薄之嫌
“提前10秒预测绝无可能”是种什么心态?
“提前10秒预测绝无可能”透出“可怕的现实”
王军荣 (教师) 

3月11日日本地震发生之后,网上一则消息开始疯传,称此次地震,日本提前10秒就预测出来了。果真如此吗?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明确表态:不可能,也绝无此事。(3月13日《现代快报 》)

时间就是生命,如果能够准确预测地震,无疑是人类之福。现在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以非常“绝对”的语气否定了日本提前10秒预测地震的传言,不过,我却从中解读出“可怕的现实”。

据陈建民所说,地震预报是在预测的基础上向社会发布的,通过观测资料,研究地震活动性的规律,预测可能什么时期发生。“日本做的是‘预警’,就是这里(已经)发生地震,震动源向外传播,地震波带来的能量,在地表产生震动,破坏建筑物。”如地震还没有发生能提前预测出来,他岂不是“神仙”?地震预报和地震预警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一点谁都得承认。我不是专业人士,或许日本做的正是地震预警,但地震预测的真不可能吗?一方面现在说不可能,并不表示永远不可能。毕竟科学是向前发展的;另一方面,地震预测还是存在着争议。国际上普遍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是有可行的办法,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目前国际上流行的 “地震不能预测”的说法大多指的是短临预测。

退一步说,日本做的是地震预警工作,但我们的预警工作又如何得如何?按陈建民所说,地震预警机制包括预警的模型、预报的台网等,很系统,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而日本的预警程度却是比较高。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但伤亡却是可以减少的。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我国也是,可人家却将这项工作做得很细致,因此,每次地震来临时伤亡皆很少,即便是这次级别最高的地震,人员伤亡也不是因为地震,而是被海啸夺走生命。

在我看来,别人的优点,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尽管预警系统很复杂,还要依靠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将其做起来,并且做得更好,这里面难道没有地震局应做的工作?对于科学的事情,我们为何说得这么绝对?诚然,“绝无可能”表达了一种自信,但这种自信很有可能变成盲目,从而固步自封。

目前,我们应对地震的能力还很弱。房子还不是很牢靠;民众应付地震的能力还很弱,而地震预警却是那么的不完善,这无疑是可怕的。地震什么时候来临,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却要提前将各项工作做得好,否则,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其中当然也有失责的因素。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1/0313/05/6V0JGAEG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