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令下 民众如何行使“一次购房权”


“限购令下话民生” 之选房篇

 

      限购令下 如何行使“一次购房权”

 

新版楼市限购令明确规定:“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家庭和能够提供在本市累计1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家庭,限购1套住房”。这表明,在严厉楼市限购令的政策背景下,一、二线楼市的住房刚需阶层,包括在该城市工作、生活,但尚未买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仅有一次购房机会。因此,普通民众如何行使好、掌握好这一稀贵的“一次购房权”,对保障自身居住品质和规避住房贬值风险尤为关键,对此,笔者建言如下:

 

第一:选择信誉良好的房企,和配套完善,具有一定规模的房地产项目。

一个房地产项目整体质素是否优良,房子是否更具保值性,首先要看开发商的品牌、社区服务配套标准和专业化产品研发水平。事实证明,注重品牌运营的房企一定是负责任、重信誉,并致力于长期发展,缔造百年基业的房企,社会责任感往往更强。从很多社区个案中可看出,一些污水横流、垃圾满地、管理混乱、人文环境较差的社区很难和品牌房企挂钩,这类房企多属于受楼市热度催生,觊觎在短期内牟利暴利即抽身而走的投机型房企,因此,房子的保值性可想而知。而从购房者收益和维权的角度讲,由于实力使然,一般具有一定品牌和专业化的房企开发的项目规模往往较大,配套更为完善,产品的保值性也更好,即便购房期间发生了一些问题或纠纷,也容易追溯,更能维护好自身权益。而资质较浅,责任感较差的房企,往往昙花一现后便了无踪迹,业主想维权将非常困难。

   第二:选择具有成长性区域的房地产项目,避免被政策和区域发展边缘化。

做为普通民众的居住社区,楼盘本身的保值,增值功效并不大,而真正起到保值、增值功效的是地段和区域发展预期。因此,为规避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购房者在行使“一次购房权”时,一定要对项目的地段价值和区域发展预期了然于心。特别是受当前楼市限购令的影响,楼盘跨区域营销变得几无可能,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边缘性大盘,将首当其冲,受新政影响较大,一旦出现滞销、甚至烂尾闲置,将殃及无辜业主。因此,购房者选房需更加审慎。

第三:选择守信誉的房贷金融机构,避免无良银行违约,将政策风险转嫁业主。

日前,受货币政策影响,国内个别银行开始欺瞒房贷客户,出现了房贷优惠利率严重违约行为,具体表现为:一是将2010年与房贷客户签署或承诺的8.5折利率优惠擅自取消,执行2011年的基准利率,将政策风险成本直接转嫁给无辜业主。这在深圳等地遭到受害业主的集体维权和投诉,天津市内的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因在津滨大道附近一项目房贷中出现这种严重违约行为,遭到房贷业主的集体抗议;二是强制该银行的8.5折房贷客户转行,推卸违约责任,从而变相保证和获得自身的银行商业收益最大化。因此,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维护自身权益,仅有一次购房权的购房者,在选择商业银行贷款时,一定要对该银行的客户声誉有一定了解,避免银行恶意侵权的事件发生。

 

注:敬请关注下一篇 限购令下话民生之房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