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豪华SUV依然持续“高烧不退”
近几年来,进口高档“油老虎”SUV依然持续“高烧不退”。特别是今年以来,进口高档SUV“爆火”异常景象给节能减排政策一记耳光、给治堵限购一记耳光、给新车船费一记耳光、给相关监管与廉政门部一记耳光,这左右开工的四大耳光打得中国汽车市场晕头转向、满地找牙。
笔者常到全国各地调研汽车市场,也比较关注高档豪华SUV的真正消费者是何许人也。但据笔者观察,挂大排量高档SUV车牌的大多数是公务车,尤其是在北京街头,进口大排量豪华SUV满大街全是,不是这个部委就是那个住京办的。眼下,北京治堵限购汽车,为何不首先限购限行这些超大排量的特权车?!这如何让被限购限行的北京老百姓心悦诚服?难道节能减排只针对中国老百姓而与人民“公仆”无关紧要?廉洁自律又从何谈起?!意在增税加赋的新车船费改革只是象征性地对2.0L以上大排量车课以重税,但却对小排量车税额基本上保持原收费标准,丝毫没有对节能减排的小排量有半点优惠,抑大扬小的政策恐难得以实现。
尽管如此,大排量进口和合资豪车车主根本不买这个账,公务车反正花的都是公款,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如山东省某贫困县的一小小派出所里,竟有一下子购买了二辆Q7豪华SUV,一辆就超过一百万元。另笔者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单位,在几百职工住房和上下班通勤车尚未着落的情况下,个别主管领导就为了个人享受而买了一辆近百万的高档SUV 权当私家车用,而全然不顾工人兄弟姐妹们的生计死活。
此外,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也是造成超级“油老虎”SUV在中国泛滥成灾的罪魁祸首。据日前笔者的老朋友——《中国汽车报》记者郑满宁老师载文报导:“在进口车油耗管理方面,我国不乏强制性标准。2005年7月1日,GB 19578-200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开始实施,该标准对于在国内生产、进口和销售的乘用车均适用。如果某车型油耗不达标,则不准生产、销售和进口。这令很多国内汽车企业愤愤不平的是,国产车油耗不达标无法生产,而高油耗进口车却在市场上畅行无阻。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并无政府部门对进口车油耗进行监管。”
据郑满宁记者从中国进口汽车贸易公司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一款进口新车过三道门槛就能进入国内市场。它要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的3C证书、环保部公告许可和商务部颁发的自动进口许可证。三个证明可以同时申请,三个主管部门互不打交道。只要这三个文件齐全,进口汽车企业就能交付关税,通过海关,将新车型引入市场销售。此外,在进入某些区域市场时,进口车辆还要再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主要是采集新车型的数据,然后分发到车管所备案,方便日后对上路车辆实施管理。与国产汽车不同,进口车无需向发改委申领生产许可证,政府有关部门无法在生产环节进行油耗监管。而在销售环节,进口许可证无法发挥和生产许可证一样的效力。”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进口汽车许可证就不再采用配额的形式。从2005年起,进口汽车产品采用《汽车产品自动进口许可证签发管理》,该文件明确规定,申请汽车产品进口许可证只需品牌经销授权证明材料、进口企业营业执照、订货合同和进口申请表,没有对油耗提出要求。环保部也仅是检测尾气二氧化碳和颗粒物等含量,与油耗无关。
从五年前开始,进口SUV在国内的销量逐年攀升,2010年SUV在进口车型中增量最为明显。累计上牌35万辆以上,同比增长也高达70%左右,在起伏跌宕的国内车市中可谓“井喷”火爆异常。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进口SUV的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甚至还具有N多年进一步的上升空间,这从近几年来进口SUV在中国市场持续攀升的销量上可见一斑。
在进口SUV主要品种中,3.0L以上品种市场份额最大,排量在2.5~3.0L品种份额排在第二。这类进口SUV少辄四、五十万元人民币,多则八、九十万甚至超过百万元的车型,如此高昂的市场价格,却又受到中国权贵阶层的疯狂追捧,不少进口SUV车型甚至还要加价才能买到。目前,在中国市场供不应求的进口SUV,如丰田普拉多、奔驰ML、雷克萨斯LX570、BMW X5、奥迪Q7、奔驰GL、保时捷卡宴、路虎揽胜、沃尔沃XC6等车型无不处于加价销售状态,如奔驰GL450甚至已从原来的140万元涨到了160万元以上。如果购买一辆中档进口SUV,包括保养费、燃油费、保险费、车船费等在内,平均每月使用成本在3500-5000元左右。而购买一辆高级豪华SUV的话,那平均每月使用成本也要翻番。
进口SUV这种高售价、高使用成本的车型为何能够得到中国超高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并长期呈现出销售和需求异常火爆的势态?中国消费者所具有的强劲购买力和消费能力并不能成为进口SUV风靡市场的必然原因,但在同样对于进口车消费具有的高需求条件下,为何独独是进口SUV实现了强劲的增长?显然,中国式的豪车消费主体官即商或这大款那明星的。
纵观世界SUV市场,这些年的油价不断飙升,直接导致了SUV在北美销量同比大幅度下滑近一半,人们正在反思大排量SUV给社会所带来的高额成本。然而就在美国人放弃大排量SUV的时候,中国的SUV市场却成了“垃圾”接盘者,呈现出与国际市场“背道而驰”的扭曲的繁荣景观。当欧日市场已开始抛弃这个大功率的“油老虎”,转而选择节能环保的小型轿车时,中国却反其道热捧这个“淘汰品”,正在成为中国的权贵富人们所追捧奢侈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时期悲哀。
在中国豪华SUV的高增长有其社会价值导向基础,目前在中国社会的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主要是依靠豪华车这一个社会最大宗的消费品体现的。从豪华车的区域销售流向看,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财富集中和政府机关与私营企业较多的地区对豪华车需求比例明显偏高,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是不发达的贫困落后地区,大排量进口或合资的SUV刚性需求比重却更高,但主要是公务用车的消费,这与当地的经济状况形成悖论与强烈的反差。据了解,一些豪车都是挪用国家的扶贫款购买的,这就是中国式SUV市场消费。
SUV是运动型多用途车(SportUtilityVehicle)的缩写,是兼具货卡车的拖曳能力、旅行车的载客空间、越野车越野性能的组合车型。严格定义的SUV是采用大梁式底盘或越野强化底盘悬吊系统,搭配四轮驱动系统。而在今天,随着采用轿车底盘设计、仅具备基础越野能力的跨界车种热销,这一明确的划分界限早已非常模糊,其中传统越野车消费市场则正在衰减,如今女性和轿车化SUV产品俨然已经成为了车市的主流车型而令人费解和不可思议。
授权状态:本文为搜狐汽车特约稿件,只代表个人之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无搜狐汽车允许授权
严禁 转载, 若非转载请注明该文出处和作者!另敬请各位看官朋友们关注业已改版换然一新信息 量更强大的“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网站,其网址:http://www.cpca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