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提出了用于开放系统体系结构的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 OSI)模型。这是一种定义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层,也称七层协议。
单个信息系存在具有一般意义的层次模型:物理层、操作系统层、工具层、数据层、功能层、业务层和用户层。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有集中式的结构模式、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模式三种。
信息系统的开发
信息系统的开发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基础与运行环境: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一、计算机硬件技术
二、计算机软件技术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为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及外设,以及提供计算机与用户界面的软件。各种语言和它们的汇编或解释、编译程序、计算机的监控管理程序(Monitor)、调试程序(Debug)、故障检查和诊断程序、程序库、数据库管理程序、操作系统(OS)。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讯介质把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计算机系统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信息互通和网络资源共享的系rs_1os统。计算机网络包括网络介质、协议、节点、链路。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的链路和节点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几何结构,并用以表示网络的整体结构外貌,同时也反映各个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按照通信系统的传输方式,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点对点传输结构和广播传输结构两大类。计算机网络根据通信距离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
四、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集合、硬件、软件和用户 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数据库系统、关系型(Relation Model)数据库系统。
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它抽取了客观事物中人们所关心的信息,忽略了非本质的细节,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包括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四个阶段。关系的规范化理论是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有力工具。范式,是指关系满足一定的条件。
更多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