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怀旧·喜庆


感恩·怀旧·喜庆

 

有许多年没有在家里吃年夜饭了,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们怕我累着。今年我说啥也不愿意再到饭店,我不图饭店的环境,时尚,美食。总还想该给子们亲手做一顿可口的年夜饭。孩子们总是在念叨,我老了,力不从心了,做菜的水准大大的下降了,我心中有数,真是做起来,高档饭店也挡不住我的手艺发挥。

今年的年夜饭中有四道菜让孩子们兴高采烈:油闷大虾、松鼠鳜鱼、大煮干丝、拔丝山药。这四道菜属于四个不同地方的特色菜肴,油闷大虾是本帮菜,松鼠鳜鱼是苏州菜,大煮干丝是淮扬菜,而拔丝山药是鲁菜。

毕竟已经十多年没在家里吃年夜饭,如今又有了三个小外孙,他们一看到这拔丝山药感到格外新奇,特别是对那长长的丝,异常兴奋,争先恐后的拔丝,既有趣,又好吃。特别是这里面加进了桂花酱,还有浓郁的桂花香甜。

看到孩子们的喜欢劲,此刻我想起我亲爱的妈妈。

妈妈已经离开我们有两年了,这拔丝山药也是她老人家最喜爱的。1986年我搬回老宅子,从那时候起每年春节都是我下厨,全家一同吃年夜饭。最早一次做拔丝山药就在那个时候。记得第一次是在煤球炉上熬制糖稀,火候不到,最后又返成白糖,在鲁菜中这叫挂霜。那时候也没有用山药,而是用红薯,更没有桂花酱。妈妈说我过于急躁,煤球炉火不旺,要沉住气,等糖稀变色之后再出锅。

妈妈是地道的北京人,怎么知道这个窍门?后来我知道了,原来她所在的托儿所的炊事员也会这一手,妈妈也懂如何做拔丝。

孩子们现在都已经成家立业,这一盘拔丝也勾起他们许多美好的记忆。在老宅子吃年夜饭,大人和奶奶一桌,六个小孩子一桌,每次拔丝总是要做两份,孩子们吃了自己的,还要到大人的桌上要。

今年只做一盘拔丝也是过不去的,孩子们都挤进厨房看我再做一份。我的小外孙女硬是要他爸爸抱着看个究竟。此时此刻,我也有些紧张,更有些兴奋。我一边做,一边解释如何挂欠,过油,以及怎样掌握熬糖稀的要领,我不知道孩子们回家之后会不会自己动手做这道菜?

大女婿说,小时候在家里爸爸也做拔丝,今天的拔丝山药勾起他许多美好的记忆。

大外孙问我:“外公,年是什么?”

这是一道既好回答,也不好回答的题目,随着时代的变迁,内涵越来越丰富,有传统的定义,更有现实的感悟,而此刻我的感悟就是感恩、怀旧和喜庆,人越是老了,越是期盼这种感受。

二〇一一年二月八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