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咨询的内涵
所谓管理咨询,是由具有丰富经营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与企业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应用科学的方法找出企业经营战略和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当企业接受改进方案后,咨询师则负责为企业培训人员,帮助指导企业实施改进方案[1]。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咨询包含诊断和实施指导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咨询机构需要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提交咨询报告;第二个阶段,企业接受了咨询机构提出的改进方案后,由咨询机构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指导实施。管理咨询已被证明是一种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改善经营状况的有效途径。
二、辽宁省管理咨询业发展现状
截止到2008年8月,辽宁省内经过工商注册的管理咨询企总数达到832家,注册资金2亿多人民币,从业人员5千人左右,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01年及之前的时期,辽宁省的管理咨询企业仅为44家,而真正的管理咨询的企业仅有9家。辽宁管理咨询企业发展较快的时期是2002~2007年期间,该期间注册的管理咨询企业达到686家,占据全省注册管理咨询企业总数的82.45%,这与我国当时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是相对应的。而到了08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步入了低速发展期,同期全省注册的管理咨询企业仅有102家。因此可以得出管理咨询企业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结论。
表1 辽宁省管理咨询企业状况表
咨询类型
注册时间
|
管理咨询
|
营销咨询
|
财务咨询
|
人力资源及其他咨询
|
投资咨询
|
合计
|
01年及之前
|
9
|
2
|
5
|
4
|
24
|
44
|
2002—2004
|
108
|
17
|
84
|
9
|
60
|
278
|
2004—2006
|
59
|
19
|
57
|
14
|
61
|
210
|
2006—2007
|
43
|
24
|
13
|
21
|
97
|
198
|
2007—2008
|
21
|
6
|
11
|
17
|
47
|
102
|
合 计
|
240
|
68
|
170
|
65
|
289
|
832
|
从辽宁省管理咨询企业分布的地区来看,分布极不均衡,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全省的管理咨询企业主要分布在沈阳和大连地区,这两个地区的管理咨询企业总数占据了全省管理咨询企业总数的90%,其他所有地区合计才占据10%。这主要是由于购买管理咨询服务的企业大部分是大中型企业,而这些大中型企业绝大部分分布在沈阳和大连两大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其他地区由于大中型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对管理咨询认识不足、通过借助外部管理咨询来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观念不强等因素,使得这些地区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不足,从而导致这些地区管理咨询企业较少。
从全省管理咨询企业的类型来看,投资咨询企业数量最多,达到289家,而真正提供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等综合咨询的企业,全省仅有240家。其他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业咨询分别为68、170、65家,所占比例不大,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图1 辽宁省各地区管理咨询企业所占比例图 |
沈阳
|
49%
|
大连
|
41%
|
省内其他地区
|
10%
|
图2 各类咨询企业所占比例图
|
财务咨询
|
20%
|
人力资源及其
|
他咨询
|
8%
|
营销咨询
|
8%
|
管理咨询
|
29%
|
投资咨询
|
35%
|
综上分析,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辽宁省的管理咨询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北京、上海、广东等管理咨询业相对发达的地区相比较 ,还存在很大差距。
三、辽宁省管理咨询业生存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分析
早在1992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便将咨询业列为优先发展的行业之一,为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2]。二○○七年三月十九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文件[3],在该文件的第三、四、六条当中提到了要大力发展与管理咨询相关的服务企业。这是目前关于发展管理咨询行业可以依赖的两个最高级别的政策文件,但两个文件都只对服务业总体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并没有明确提出支持管理咨询行业。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产业,明确发展方向,辽宁省、工业与信息化部和国务院等分别在不同时期发布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种文件,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辽宁省发展管理咨询业所依据的各种文件
序号
|
文件名称
|
下发时间
|
1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
|
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
2
|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辽委发〔2008〕11号)
|
二○○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
3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
|
二○○八年三月十三日
|
5
|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服务业发展规划通知(辽政办发〔2008〕88号)
|
二○○八年十二月一日
|
6
|
关于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 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工信部企业[2009]1号)
|
二〇〇九年一月一日
|
7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
|
二○○九年九月十九日
|
从表2所列文件和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辽宁省发展管理咨询行业所依据的政策文件无一例外都是关于整个服务行业的,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文件,更没有一部专门促进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的法律。所以要想发展管理咨询行业,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尽快出台促进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的专门法律或法规,使得管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有法可依。
(二)经济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以及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大家庭后,我国市场环境、投资环境、产业结构等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全国GDP总量达到31万亿元,名列世界第三位[4]。辽宁省2008年GDP总量达到13461.57亿元[5]。
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的改革、转型和民营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为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管理咨询企业提供了实践新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场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快速发展。
从2007年年中开始,始发于美国进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统计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超过两千万工人被解雇[6]。即使是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存在生产任务不饱满、生产设备开工不足等现象,全球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突发而至的金融危机在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的同时,对管理咨询行业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更应该看到其给管理咨询行业带来的机遇。由于在金融危机中,萦绕在企业管理者头脑里的,是如何压缩各种成本,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需要管理咨询服务,以使自己在这场危机中存活下来。所以有专家预测,在经历了 “倒闭潮”后,必将引发我国企业新一轮的“咨询潮” [6]。
(三)市场需求环境分析
根据北京正略均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发展研究报告》中,针对沪、深两地1351家上市公司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状况调查的分析,2007年我国管理咨询服务市场渗透率达到67.44%。调查显示采购过管理咨询服务的企业中,约有86.88%表示如果有新的需求,会继续采购管理咨询服务。本次调查还发现,在未采购过管理咨询服务的企业中,约有33.7%的企业和管理咨询公司联系过,这其中又有大约30.6%的上市公司表示,愿意和管理咨询公司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并且超过半数的企业更倾向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7]。
当前,我国正在借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经济等新的战略措施,这为我国管理咨询企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新天地。因此,管理咨询市场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管理咨询公司应该主动把握机遇,努力与待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我国管理咨询产业做大做强。
(四)竞争环境分析
在国内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管理咨询企业按照其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外资咨询企业。目前,世界几大知名的咨询企业几乎都在中国设立其分支机构,如麦肯锡、罗兰·贝格、埃森哲等等。第二类是国内民营咨询企业,这类企业一般都是由有过国外留学经历或曾在外资咨询企业任职经历的人员创立的,如北京正均策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原新华信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深圳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等等。第三类是依托高校经管学院或经管研究所成立的院校咨询机构,如北京赛迪顾问股份公司、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等等。
这几类管理咨询企业往往有各自的特色:外资咨询公司通常拥有完整的数据库、成熟的分析模型、良好的品牌、丰富的案例经验及较高的价格;民营咨询公司往往能够立足于本土化,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理解,更了解中国企业特点和社会现实,同时与国外咨询公司相比,有着很大的价格优势;院校咨询机构大多依靠大学的经管学院或经管研究机构的资源设立,具有很多资深的教授与学者,专业理论功底深厚,并且具有价格优势[7]。
(五)人文环境分析
在我国,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众多企业家,对管理咨询的认识往往存在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即使企业存在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不愿意聘请外部专家帮助解决。这类企业管理者往往思想保守,缺乏敏锐的市场意识,注重短期利益而缺乏长远意识。出现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由于企业管理者本身管理咨询意识不强,对管理咨询所创造的价值认识不足。另一种情况是盲目崇拜“洋咨询” [8],由于国内管理咨询市场还不规范,存在着龙蛇混杂的情况,一些所谓的管理咨询企业打着管理咨询的旗号,不经过深入调研,仅仅是模仿别的管理咨询企业为客户提供所谓的“解决方案”,结果是“药不对症”,收到的效果甚微,给客户留下了很坏的印象。因此,很多企业不再相信国内管理咨询企业,而是盲目的选择“洋咨询”。但由于“洋咨询”对中国文化没有理解透彻,无法融合到我国文化当中,完全按照其在国外成熟市场的模式制定出解决方案,结果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9],造成管理咨询的失败,如麦肯锡的兵败实达[10]。
所以,要想发展我国管理咨询业,首先应当强化企业接受管理咨询的意识,认识到管理咨询创造的巨大价值以及管理咨询对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等。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跟进,从而为管理咨询的发展提供广阔的需求空间。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经营的自主化,我国管理咨询业从无到有,从幼稚到逐渐成熟,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国外发达的管理咨询行业相比较,不论是营业额度还是咨询方法、工具、分析模型、数据库的完整状况等反面,都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辽宁省的管理咨询业随着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而发展,但与北京、上海、广东等管理咨询业发展较快的省(直辖市)相比较,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想发展辽宁省管理咨询业,必须提高民众尤其是企业的咨询意识、改善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的环境、制定促进管理咨询业发展的政策等等。相信随着各种政策、环境的改善,借助 “东北振兴战略” 实施的机遇,在吸收国外先进管理咨询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辽宁省的管理咨询行业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丁栋虹.管理咨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1:2
2. 黎禹,王睿.咨询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08(2):45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4
5. 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09)[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37
6. “倒闭潮”引发企业管理咨询饥渴[J]. TWICE消费电子商讯.2008(18):40
7. 北京正略均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08年度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发展研究报告[R]. 北京正均策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08
8. 曾德国.试论我国企业管理咨询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 改革与战略.2007(4):49-51
9. 王娜,焦玉英.发展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对策[J].情报科学,2004(3):372-377
10. 马丰,张应利,杨玉凤.中国管理咨询业的需求现状与发展[J].商业研究 2003(10):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