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什么都比不上领导重视
2010年年底的时候,文化部又下发了《关于集中清理整治一批违规在线音乐网站的通知》,包括好听音乐网在内的237家音乐网站或关停或改行,引起业界轰动!
数字音乐喊了多年“狼来了”,这一天终于要来了!网络下载正版化已是大势所趋。
中国的事情最怕的就是“领导重视’’!市场解决不了领导能解决。这才是网络音乐要变天的前提。
去年10月19日,总理温家宝决定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之后,中国在版权市场展开了运动式的严打活动。此前,最高院、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首次对网络盗版侵权的量刑进行了明确。其中规定,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传播他人作品数量合计500件以上的;点击数达到5万次以上的;以会员制传播他人作品,注册会员达1000人以上的;均属于严重情节,将被处以相关刑罚。
一旦上升到刑事责任,那么,尤其是大音乐网站的高管们定会极力避免责任,从而走向正版化模式。
文化部要建立统一的收费管理平台
据内部消息,文化部要大力度整顿网络音乐这一块。 具体的做法是:文化部下设管理部门(公司),首先建立一个音乐管理BOSS系统,所有唱片公司版权歌曲授权到这个系统,然后分发连接到各大音乐网站的后台。音乐网站的下载试听数据会传到这个系统,然后系统会下载、试听数据来分配给唱片公司费用,然后系统从分配给唱片公司的费用里抽取小比例(例如10%)的管理费。这样,网络音乐市场就一统江湖,走向正版化。
跟以往不同,文化部在产业链中只起到管理作用,而不是收费主体。所有数据和费用是在文化部的系统监管下分配,而不是其他协会那样先把先把钱从音乐网站收上来,然后再分给唱片公司。这样公开化、透明化,从理论上来说,唱片公司是可以真正收到钱的。
网络音乐市场格局要变天
如果真的这样实施,那么网络音乐格局就会发生天大的变化。音乐网站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肯定是要抓大放小。小的音乐网站会被淘汰,保留一些大的音乐网站,方便管理。具体的步骤可能是分几步走,逐渐正版化。首先是几个月或一年的过渡期。音乐网站首先交一定数目的保证金,或每个月预存一笔钱,从这个月里面扣取给唱片公司的分成,交不起的小网站自然就会被淘汰关闭。然后是规定一个时间,例如一年后统一全部正版化。
统一收费模式的变数
但是,文化部此计划也有些变数。首先是唱片公司不支持就无法进行。因为文化部可以直接管音乐网站但不直接管理唱片公司。唱片公司最担心的莫过于跟音著协或KTV版权一样,管理部门借此名目收取了几个亿,但却没分到唱片公司手里。
但是文化部此次模式,会直接分配给唱片公司。唱片公司分到了钱才会收取管理费,分不到,不收管理费(也有可能收取唱片公司少量的管理费)。文化部此举可能是先从市场规模不大的音乐产业做个试验,之后复制到规模更大的文学、视频等领域,后者才是大蛋糕!
另外一个变数是四大唱片比较难缠。因为四大唱片在定价问题、DRM格式保护等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但是,文化部会动用各种行政力量干涉,迫使四大唱片必须授权。市场博弈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中国用行政手段就可以!
展望未来
这样,中国一举成为世界上少数完全音乐正版化的国家,也一定成为最大的音乐市场。这也是中国特色的、行政干预下的音乐市场。但是无论怎样,有规则总比无规则要好!因为无规则的话,正版音乐网站就无法做大,不管是广告模式还是收费模式。音乐产业得不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就不会有资金注入,成了死水一滩。同时,整个盗版环境的恶劣也致使很多想要往正版发展的网站望而却步。
对于管理部门来说,负责此领域的文化部官员以及人大委员,将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增添大大的一笔政绩。在任的官员总算做了一件利国利民、影响深远的事情。
对于音乐网站来说,小的音乐网站将关闭或转行。而对于大的音乐网站来说,虽然版权运营成本将大幅上升,但是,有了规则就不怕!有了规则就能吸引资本重新注入,网络音乐市场就会有大的发展。虽然在中国下载收费模式不会有多大的市场,但是大型音乐网站可以通过广告模式等模式来盈利,为用户带来更多发展。
对于唱片公司来说,在音乐版权商终于能分到钱,虽然不会太多,但是终于能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好模式。而唱片公司的运营重心也会从演出的单一模式,变回了多制作好歌曲,更多依靠歌曲版权来盈利的商业模式。拥有版权的唱片公司将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新一轮融资潮将来临!
作者:爱朵文化CEO 音乐营销专家 张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