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外部性理论研究
管制负外部性是共赢经济学理论赋予政府在初次分配领域的三大职责之一,正外部性又是政府税收和承担公共事业责任的依据,因此,外部性理论是共赢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传统的外部性理论综述
1、庇古税理论及其局限性
⑴庇古税理论
庇古指出,边际私人净产值是指个别企业在生产中追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产值,边际社会净产值是指从全社会来看在生产中追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值。如果每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边际私人净产值与边际社会净产值相等,它在各生产用途的边际社会净产值都相等,而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就意味着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但是,实际上边际私人净产值与边际社会净产值之间存在下列关系:如果在边际私人净产值之外,其他人还得到利益,那么,边际社会净产值就大于边际私人净产值;反之,如果其他人受到损失,那么,边际社会净产值就小于边际私人净产值。庇古把生产者的某种生产活动带给社会的有利影响,叫做“边际社会收益”;把生产者的某种生产活动带给社会的不利影响,叫做“边际社会成本”。在没有外部效应时,边际私人成本就是生产或消费一件物品所引起的全部成本。当存在负外部效应时,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外部成本之和就是边际社会成本。当存在正外部效应时,企业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并不是由本企业完全占有的,还存在外部收益,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外部收益之和就是边际社会收益。通过经济模型可以说明,存在外部经济效应时纯粹个人主义机制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所以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消除这种背离。这种政策建议就是庇古税:对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的部门实施征税,即存在外部不经济效应时,向企业征税;对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的部门实行奖励和津贴,即存在外部经济效应时,给企业以补贴。[i]
⑵庇古税理论的局限性
庇古税理论的前提是存在所谓的“社会福利函数”,并且能够找到这个函数,就是必须知道引起外部性和受它影响的所有个人的边际成本或收益,拥有与决定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相关的所有信息。而且要求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者,并能自觉按公共利益对产生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但现实情况,尽管社会福利函数确实存在,但是任何人无法完全准确找到这个函数。政府可以是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但是代表政府执行职责的公务员都有个人的特殊利益,就会导致庇古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寻租活动,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资源配置的扭曲。再者,政府干预本身也是要花费成本的,如果政府干预的成本支出大于外部性所造成的损失,从经济效率角度看消除外部性就不值得了。
3、科斯定理及其局限性
科斯理论的局限性:自愿协商成为可能的前提是产权是明确界定的。而事实上,像环境资源这样的公共物品产权往往难以界定或者界定成本很高,从而使得自愿协商失去前提。自愿协商是否可行,取决于交易费用的大小,如果交易费用高于社会净收益,那么,自愿协商就失去意义。
二、共赢经济学外部性理论探究
1、共赢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的目标
庇古和科斯队外部性理论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庇古税是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解决外部性问题,科斯定理是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解决外部性问题。社会福利函数确实客观存在,但是这个函数是一个动态的存在,任何人无法完全准确定性这个函数。从法理上讲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但是代表政府执行职责的公务员都有个人的特殊利益,这导致庇古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寻租活动。科斯理论的前提是产权是明确界定的,而事实上,像环境资源这样的公共物品产权往往难以界定或者界定成本很高,从而使得自愿协商失去前提。自愿协商是否可行还取决于交易费用的大小,如果交易费用高于社会净收益,那么,自愿协商就失去意义。因此,共赢经济学外部性理论一是要解决无法确定社会福利函数和公务员与政府、社会利益不一致导致庇古税失效的问题,二是解决公共物品产权界定和交易费用过高导致科斯定理失效的问题。
2、捕捉社会福利函数的思考
既然社会福利函数确实客观存在,任何人又无法完全准确定性这个函数,为什么我们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这个社会福利函数呢?在没有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就能自动帮助社会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也不需要知道这个社会福利函数的各种系数和函数关系。在有外部性存在时,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帮助社会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也不需要知道整个社会福利函数,只需要消除影响外部性的因数,还是依靠市场实现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从而避免庇古税理论必须能够找到社会福利函数——包括引起外部性和受它影响的所有个人的边际成本或收益,拥有与决定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相关的所有信息的难题。
3、公务员与政府利益的融合
政府执行职责的公务员的个人利益,导致庇古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寻租活动,从而导致政府与社会不一致。因此,必须创造一种公务员利益与政府利益一致的制度机制,让政府成为社会公众利益真正的代表。主要依靠建立一套优胜劣汰的公务员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确保公务员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关于优胜劣汰的公务员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笔者在《优胜劣汰的公务员薪酬制度研究》有详细研究。
4、公共物品产权界定的方法
既然像环境资源这样的公共物品产权难以界定,为什么就不能放弃对某些公共物品产权界定呢?很好界定的产权就进行产权界定,不好界定的就不去界定,而采取划归为公共产权的办法,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手来调控。
5、外部性交易费控制的思路
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外部性的交易费用源于制度设计,也就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控制交易费。
三、共赢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的内容
共赢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的主要观点:一是社会福利函数确实客观存在,但是没有人能够知道这个社会福利函数的各种系数和函数关系,只有市场机制才能按着社会福利函数客观要求帮助社会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二是由于外部性存在,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帮助社会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所以政府需要管制外部性,但是也不需要政府代替市场去完成存在外部性行业的作用,只需要消除影响外部性的因数,还是依靠市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三是政府必须创新公务员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来促使公务员利益与政府利益一致的制度机制,让政府成为社会公众利益真正的代表,避免庇古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寻租活动。四是对于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负外部性问题可以由政府直接禁止管制。五是对于正外部性问题政府需要提供一种新制度机制保护行为,而不是由政府确定补偿到具体企业,确定补偿多少,这样就会避免政府官员寻租行为。六是对于产权容易界定,局部性的外部性可以通过实施方和承受方自由协商,不能达成协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