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性择偶先问“有没有5年纳税”说明了什么?
文/陈涛
据2月24日《都市时报》报道:“京15条”的影响不只体现在房子上,而且已经潜移默化地转入相亲条件。很多人在择偶要求中,都增加了“北京户口”或“5年的纳税证明”一项。近日,在中山公园父母相亲会上,父母们见面的第一句话最近都变成了“是北京户口吗”,要不就得追问有没有“5年纳税证明”。不管自己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展示自身条件的资料时,也都写上了“北京户口”。 而没有写上的,只是想使用“低门槛”先吸引人过来看,然后再慢慢谈,之后一定会告诉对方,虽然没有本市户口,但已经连续纳税超过了5年。如果对方不满足买房的条件也一律免谈。
看看,北京限购令抬高了相亲门槛,这也许是政策制订者所没有想到的吧。
诚然,楼市限购令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内对抑制部分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对限制房地产投机投资行为,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我们从来不能否认。但是,在限制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抑制了外地人在城市创业的热情与动力,比如限制了有改善型需求人群的住房更新,比如催生了“假离婚”“办假证”的服务产业链,现在又出现了抬高相亲门槛的现象。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国家的繁荣富强,应该带来人民的和谐幸福;社会的发展进步,应该带来人民的安居乐业。在消除户籍歧视、打破城乡区别早已是大势所趋的今天,出台这样的限制政策,人为地制造城乡户籍歧视,限制消费的平等与自由,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有何益呢?
不要忘记,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才是我们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关键。
2010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