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垃圾是品质的流露
喻建国
晚上九点钟,我像平常一样,把家中的垃圾袋口扎紧,而后提着垃圾袋出发,去楼下的垃圾箱投放垃圾。一进电梯,发现电梯的地板上有污水滴滴点点,一数,有十七点,每一点的半径都在0.5厘米左右。对于面积四平方米不到的电梯地面,这十几点污水滴几乎占据了半平方米,又位居电梯进出的重要位置,进出电梯的人都要为之避让。原来电梯地板清清洁洁,被这十七点尽给糟蹋了。
“这就是居民素质低下所造成的。”一位同乘电梯的居民发话了。
“中国人真是糟。”又一位同乘电梯的居民也发话了。
不觉电梯已到底楼,各自走各自的道去了。我把带到垃圾箱的垃圾投放入垃圾箱,再回楼,再乘电梯回屋。当我又坐在电脑前,一下子似乎有很多想说的话涌上嘴,我的手指立即就在键盘上滴滴答答地打开了。
提着垃圾袋到楼下垃圾箱投放比起从高楼上把垃圾袋向地面扔抛是一个不同的居民素质档次,提着经过妥善包扎的垃圾袋又无污染无不良影响地将垃圾袋投放入垃圾箱,这又是一个居民的素质档次。我所居住的公寓楼,每天晚上八九点钟,总有一批居民提着垃圾袋乘电梯下楼到垃圾箱投放垃圾袋,这中间有下班的钟点工,有家庭主妇,还有家庭主夫。我就属于家庭主夫,我家的垃圾袋每天晚上都是由我将其扎紧,送到楼下的垃圾箱投放。
投放家庭垃圾在现代都市中的确是反映居民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十年前我在温哥华居住过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记得第一晚,我非常习惯地将垃圾袋扎紧后提着向集中垃圾的垃圾箱区出发的时候,当时正在我家作客的移民在加拿大的老友马上发话了:“你的处理垃圾的水平已经达到我们的水平了。”到达垃圾集中的垃圾箱区,一眼看过去,一溜四个很大的垃圾箱,垃圾需要分类投放,我再把扎紧的垃圾袋松开,分类投入不同的垃圾箱。垃圾箱附近很清洁,垃圾箱体也很清洁。当时我只感到投放垃圾也是一种文明的享受。
回到上海后,我原来住处的新公房,从楼上高空抛扔垃圾袋的,大有人在,一时间感到十分不习惯,以后逐渐也就又不在意了。虽然我还是每晚把自家的垃圾袋扎紧后投放到集中垃圾的垃圾箱,但是因为垃圾箱附近比较脏,所以投放时也绝不会有享受的感觉。
以后我搬到了现在居住的公寓楼,刚开始的阶段,虽未垃圾分类,但是投放垃圾的情况并不亚于温哥华。不知怎的,现在居民投放垃圾的情况很有点大不如昔。这垃圾袋中的污液在电梯中滴滴答答地躺着很是惹人愤恨和不满。
我十分向往着这样的美景:在城市中居民投放垃圾会成为居民的一种文明的享受,可是这种享受还需要居民们不断自我做出努力。不让废物和污液在自己的手上进入环境中不该进入的地方,让这一生活的理念能够被全体城市中的居民认识和理解,这是让城市居民饱享城市文明的重要一环。
居民,把垃圾处理好,生活,将享受送上身。自己,把处理垃圾作为提高素质的功课,大家,将创设佳境作为美化祖国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