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天天315》:点评电信欺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天天315》每周一至周日12:10全国150座中心城市同时直播(每天22:30重播),战略合作伙伴:《中国消费者报》、手机12580生活播报、雅虎财经

本期投诉:联通和中移动的”吸费”是否涉及强买强卖?!

执行团队:主持人——石  微

                  主  编——王业丰

 点评嘉宾:央广经济之声《天天315》特约观察员——谢卫列

 

谢卫列: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质的背后,首先我们给大家举两个数字,第一就是在去年,全国的手机用户达到了8.59亿人,固定电话用户是2.94亿人,应该说我们都步入了世界电信大国的行业,但是我们看另外一组对照的数据,就是中消协前五位去年的投诉当中,其中第二位、第三位都是跟移动和电信有关,而且累计投诉达到85000件之多,应该说在前五位被投诉商品和服务当中,应该说是非常突出,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一组小小的另一组数字,那就是工信部统计了去年前国电信行业的收入,电信行业收入达到了9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6.4%,可以看到在用户增加的同时,利润也在增加,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就是投诉也在激增,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我觉得很重要一点,目前已经到了瓶颈或者十字路口,垄断型的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当民生社会走到一定程度之后,那么它如何实现自身的战略拐点,我觉得今天无论是来自固话或是手机的这两个显示数字,我认为天天“315”抓的非常典型,它不仅仅是一种特殊性,更主要的是带有非常大的普遍性,否则就不会有全国光中消协统计就8万件之多的投诉。

    石微:我特别想问的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来监管,谁来监管10086?

    谢卫列:石微提的这个是一针见血,其实从目前角度来讲针对垄断型企业的服务,包括它的社会责任这方面,国务院国资委方面,从去年开始,就有一个外部董事的管理制度,叫《董事会试点中央专职外部董事管理办法(试行)》,主要针对央企进行管理的办法试行,主要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事先的监管和审计,我们知道在目前投诉两大电信巨无霸当中,我们看一下它的背景,第一点中国移动目前的市值是2000亿美元,应该说居于全球最强的500强的企业之列,而联通应该说中国唯一在香港、上海以及纽约上市的电信公司,应该说这两个巨无霸从它自身的运营来说,不应该存在这么多问题,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刚才我们听到消费者的投诉,我觉得有两点非常值得重视,第一它特别强调的是技术问题,这种强买强卖的背后,实质上一方面凸显了手机用户和固话用户的信息安全得不到基本的保证,老百姓处在一种弱势群体得不到一种公平,我们说的10086、10010这些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他的监管公信力确实值得怀疑,也就是它不是老百姓信任的基本原因。第二个方面我觉得现在目前两大垄断企业,把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我归纳为两类,第一类就是通话不规则问题费,还有一个计费系统数据的更改,其实我看到类似的统计说,如果说电信部门按照规律统计学的惯例,这种所谓的数据收费的收率不能大于万分之一,实际上也就是说电话机计费系统误差是不存在的,最大的可能是存在后台的造假,所以这就说明了在企业管理的后台方面存在管理漏洞。

    我想首先提醒大伙儿——涉及手机或座机的收费投诉有三个渠道:一是10086和10010,二是工信部电信业务投诉受理中心;三是各地消协。表面上是SP(增值业务提供商)的问题,这涉及代收费提成和流量费,但事实上根源在联通和中移动各地公司的业绩指标在作祟!这既跟整体收入有关,也与个人奖金挂钩!也就是跟垄断企业的利益有关!其实,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四条和第十九条,垄断企业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说到公平,我就特纳闷: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包融性增长中公平怎么在个别垄断企业那里就成了“包办性增长”?温家宝总理说“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我们有了电话、日子过得很幸福了,但不能有了电话而让老百姓的尊严可以任由垄断企业强买强卖!我最后引用一下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一句话:“我们需要移动的生活,而不是生活费被移动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