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未来就忐忑不安”


龚琳娜演唱的《忐忑》,歌词是由“无意义音节”构成的,不知道他人能否听明白,反正我是一个字也没听懂。这些摸不着头脑的歌词再加上歇斯底里的曲调和近乎疯狂的表演,成了这个冬天乐坛里的一把火,烧遍大江南北,大红大紫。在我看来,《忐忑》与精神病院狂躁病人的大喊大叫也没多大差异,就是这样的一首歌,不仅被有的权威称之为“神曲”也深受百姓的喜爱。我不懂音乐,我没法从音乐角度去理解其中蕴含的吸引人打动人的奥秘。我只是觉得,《忐忑》的流行,是与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忐忑不安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的。有太多的人郁积了太久太多的道不明说不清的忧愁烦恼和苦闷,又找不到一吐为快的发泄的方式和渠道,没有具体思想表达只有强烈情感爆发的龚琳娜的《忐忑》正好满足了自己排遣精神压力消除胸中不快的需要,一听到《忐忑》就似乎遇到了知音。问题是一曲《忐忑》真的就能让人变得踏实和淡定吗?

寒假期间遇到了许多在不同学校就读返乡过年的大学生,低年级的还是无忧无虑的乐天派,高年级就不一样了,年级越高心事越重,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想到未来就忐忑不安”。我也能理解,他们面临着人生道路的选择,是考公务员还是考研究生,是就业还是创业,是国内发展还是出国留学……。这样的选择长期困扰着他们,即使做出了选择,结果也不是自己完全能控制的。面对着测不准、不确定的未来,每个人都难免忐忑不安。如果再想远一点,买房、置车、成家、生儿育女……,更会让自己变得焦虑和无助。不要埋怨生不逢时,不要埋怨投错了胎。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都会有同样的对前程的担忧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心理上的忐忑不安。

有人也许会说,一个人如果能事先知道未来会从事怎样的职业、会在哪里工作,那该多好。实事求是讲,这样的愿望幸亏不会变成现实。未来的不确定性,确实会让人不安,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让人的一生变得有意义。在收看体育节目时,为什么要看现场直播而不愿看录像?体育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才是体育比赛的魅力所在。知道人生的未来就犹如看知道结果的体育比赛录像,没有紧张,没有不安,没有忧虑,但同样也就没有了激情,没有了惊奇,没有了期待。人最怕的莫过于自己的死。每个人都会死,可以说每个人都生活在死的倒计时中。人们为什么没有被“死”吓倒,是因为“死期”是不确定的,是这种“模糊的”死亡的倒计时让人们对未来仍然充满希望。我不能想象,假如一个人的死期是确定的,即使这个死期还是比较遥远,那么这个人在“准确的”死亡倒计时中会是怎样的惶恐和忐忑。

好在“不确定性”是“未来”的属性,只要是未来的,总是不确定的。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在让人们忐忑的同时,也让人们充满了希望。任何一个人,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时,要善于看到这种不确定所可能给人带来的机会和成功,而不要只看到挑战和危机。当然,未来的不确定性中所存在的机会和成功,是属于那些有准备并时刻都在努力的人的。因此,拥抱未来的不确定并做好让不确定变确定的每一个细节,当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当自己忐忑不安的时候,可以跟随龚琳娜吼一吼《忐忑》,但是最最重要的是靠行动来建立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