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技术领域的中华价值观是中华文明崛起的根本保障
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根本基础。传统中医认为,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通过人体五脏与五行相对应。即是说,中华道德观不同于西方以上帝最后审判为根本依托的宗教惩罚道德观,中华道德观以人的身心健康为根本依托,具有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是真正的科学道德观念。要西方和整个世界接受中华文明,首先就要向他们传播灌输中华民族科学体系,他们理解了中华科学才能接受中华文化,最终才可能承认中华文明的优越特性。只有恢复民族科学的主体地位,中国倡导的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才更易被世界理解和认同,西方轻视的“北京共识”“中国模式”才会有基于民族科学的丰厚的内涵和真正的吸引力。
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是前沿科学成果亟需得到良好哲学总结并上升为哲学党性的要求。(一)质能方程E=MC2已经清楚说明,原子论仅仅是阶段真理,元气论即能量论世界观才是更为彻底的唯物主义真理——也就是说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华古代科学宣称的原子论是错误的观点是正确的。(二)物理学还有一个著名实验,现在已经被总结为测不准原理的一部分:就是在微观世界,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与观察者意识紧密相关——你如希望得到凝聚的结果你就会观察到凝聚的结果,你如希望得到分散的结果你也会顺利得到分散的观察结果。这个物理实验说明,既没有完全独立于物质世界的意识,也没有完全独立于意识的物质。中华传统科学关于所有意识现象都有物质基础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是当代教育的需要。要让我们的孩子了解中华文明不仅有着以西方标准衡量的伟大成就而且有着赖以做出这些成就的不同于西方的科学体系。要尽快在大中小学课本中加入自然国学内容,改变现在已经遍及全球的中华经典诵读运动只读诵四书五经等人文经典的现状,经典诵读工程不仅要解决人文关怀和道德教育问题,也要同时解决自然科学的素质培养问题。
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是当代科学探索的要求。中华民族科学能够在当代前沿科学探索中做出重大贡献。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中华自然国学的自然观和科学观本身就是把宇宙自然界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复杂巨系统,因此其元气论哲学观念、立体数学推演体系、多元逻辑体系、整体实验实证体系和以天人合一的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均比西方相应的原子论哲学、计算数学体系、线性逻辑体系、分割实验方法论及以物理学为核心的学科体系更适合复杂性科学研究。二是西方复杂系统研究中依然存在的泛原子论科学观、物质观和方法论局限,已经对东方科学和方法论的介入形成了客观的现实需求。三是复杂性科学研究和其它前沿科学进程表明,当代科学正在逐渐背离西方传统科学观而接近中华科学的传统观念。
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是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必须条件。民族虚无主义的三种主要形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民族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科学虚无主义都是以民族科学虚无主义为根本依托的,要根除民族虚无主义,首先就要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
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是对科学的本质精神——创造精神的真正尊重。创新不足最可能成为导致中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力竞赛失败的原因。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全民族创造精神的恢复解放必以国民对民族科学体系的认同为基础。创新是学术的灵魂和第一规范。为避免沦为象没有本民族文化的某些国家的二流地位,我们必须走党和国家倡导的创新救国道路。而全民族的整体的创新最容易在现代技术与民族科学的结合点上取得成就。学术活动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革命活动。创造发明发现突破实为科学的第一规范和首要使命,宽容则是学术民主的基本保证。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弘扬创新精神结合起来,并非机械照搬过去的科学方法甚至古老的工具,而是重点在于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科学与西方科学的不同点,把中国传统思想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发挥出中华文明的优势,做新世纪的真正主人。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寻找新的生长点。
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是反对西方宗教文化侵略的有力武器。西方科学的本质是基督教欧洲科学,西方主流学术对所谓“伪科学”和“亚科学”的排斥来源于古罗马教庭对科学革命者的宗教审判。科学精神的本质是否定和超越现有科学成果的创新精神和对主流学术的批判精神。我们在借鉴西方科学的时候,要时刻警惕其基督教犹太教世界观和欧洲中心主义学术观历史观的消极影响。甄别扬弃其反科学的成分。
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是在科学探索中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需要。真理是一元的,科学是多元的。这正如山峰顶点只有一个,攀登的道路却有多种途径。而各种知识体系也只是寻求真理的不同道路上的泥土。也就是说,不同时代和地域的科学形态和知识体系,即使是当时较为先进正确的所谓主流科学形态和知识体系,也仅仅是真理的某一时空方言而已。因此,各民族尤其是具有悠久文化和历史的民族,就像一切拥有智慧生命的星球那样,必然拥有独立的完整的民族科学形态和知识体系。中国科学和欧洲科学是认识世界的不同途径,是表述真理的不同时空方言,是平行的东西方两大民族科学体系。在科学形态、方法论和知识体系上二者各有所长,以前者为坐标系衡量后者或以后者为尺度评价前者都只能得出偏颇的结论。但是,由于其认识对象即世界的同一性和其所表述的真理的唯一性,以及其能动主体即东西方人类大脑构造的一致性,这两种民族科学体系之间是能够相互理解沟通的,二者在各领域各层次的得失、短长也是可以相互比较的。
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是在科学探索中遵循自然规律的需要。由于西方许多科学家曾经认为科学的发展可以不受任何制约,人类可以不受自然界的任何限制而为所欲为,导致今天出现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以及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存在等多种问题。这一切都说明中华科学一开始就认识到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原则不仅是正确的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途径,而且是必须遵循的科学原理。
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是正确认识中医等民族应用科学的必要条件。中医等民族应用科学仅仅是独立的民族科学理论在医学等技术领域应用后衍生的具体成果。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是不可能得到正确认识结论的。中医的独特性从应用角度证实了民族科学的存在。有利于彻底了解和揭示气功、“人体特异功能”和宗教,留下有利于稳定的儒家、道教等传统科学文化,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抵制邪教。
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扩大民族科学工作者的视野。提倡东方科学、民族科学者,绝大多数都受过良好教育,他们对西方科学的认识完全不低于某些只知道有西方科学的人。就像中医不会否定西医一样。只是他们从两个方向看到了西方科学的不足:一是从前沿科学研究中了解到西方科学家正在努力学习东方科学,以弥补西方科学的不足。这样的人较少,如钱学森等。二是某些从事科学史研究的学者,他们发现古代科学价值不容轻易否定,并因在挖掘中华传统科学价值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而获得包括院士等荣誉。这样的学者不是一两个,而是比较多。如竺可桢等。竺可桢钱学森等先驱者的成就都说明,科学的革命首先要在东西方科学的融汇结合中诞生。哪个国家先完成这种结合汇通,它就会大大的超越当代其它国家的科技水平,成为未来的主人。
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是时代的任务。今天,许多世界上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已经发现过去不重视西方文明以外的科学模式对科学事业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他们提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应该明确,这一提法既不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已经在世界上取得主导地位,更不是因为我国的军事、政治和外交实力已经获得了统治地位,而是由于前沿科学已经证明西方科学的危机亟需中国科学方法给予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