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时代的幸福


号称史上最严厉的国八条颁布了,京十五条更是严上加严。外地购房者需要提供五年以上的纳税证明,这一条,从理论上应该能够对房价产生一定的平抑作用。作为一个北漂,我貌似看到了希望。作为一个公民,我感到丝丝悲凉。

社会经济学里最经典的理论之一用脚投票在多个国家不断的捍卫着民众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在中国,这只是一个扭曲了的理论,这是一个被中国特色了的理论。为什么要这么讲?因为京十五条要结合其他帝都的政策来考量,就显现了他的另一面。

在十二五期间,为了促进帝都的繁荣昌盛,打造世界级城市,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成为那些官员的头等头疼的大事。怎么实现呢?通过行政方式将低端加工业、服务业“引导”出北京,通过房地产调控限制非高端性人才进京,最终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倘若精英的意志得以实现,不仅仅是那些想改变生活状况的乡野民夫要被隔离在帝都之外,不能为帝都创造更多价值的毕业生也就不用来了,更有甚者,土生土长的皇城根的百姓,不能挤进高端产业的话,也甭想豆浆面茶驴打滚了——伟大的共和国首都就是一个没有细菌的真空实验室。那些有幸进入其中的精英该是如何的幸福啊?公共资源十分充裕,社会竞争万分和谐。

然而,仅仅一个春节,帝都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要提前重点妥善安排,试问精英化了帝都是不是会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