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谈论春季行情尚早


  近期A股市场的走势,比笔者此前预期走的强很多。上证综指在技术性破位后,又重新回到前期2750~2940点整理平台。之所以出现这种走势,主要是各类投资者经过2008年的洗礼,风险意识大大地提高。一旦出现显著的下跌,多数投资者都选择减仓。股市游戏规则是“少数人”的游戏,一旦大多数投资者看法趋同的话,不管是上涨或下跌都会出现停顿,目前A股市场的走势就是“复制”上述现象,前期减仓或观望的资金成为推动反弹资金新的博弈对象。

  笔者注意到,A股与H股的走势并不协调。2月10日,上证综指上涨1.59%,创业板指数更是上涨3.78%。当日香港H股指数下跌2.08%,并创出本轮调整新低,中国H股金融指数也出现破位走势。H股中的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均出现持续的下跌走势。A股对H股的溢价指数已经从今年1月18日的93.23(折价6.77%)上升至2月11日的105.13(溢价5.13%)。此外,巴西、印度、韩国、台湾等全球新兴市场股市均出现持续大幅下跌,为何海外游资同时撤离新兴国家股市?这透视出什么信号?

  在大多数时间内,H股指数的涨跌都领先于A股市场,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估计这次也不会例外。值得关注的是,这次H股指数的破位下跌,是在美、欧股市持续走强的背景下出现的调整。目前美元指数走势疲软,对美元套利资金的压力并不大。此时,一些资金抽离香港股市,想必是担心央行持续调存准、加息以及新一轮房地产政策,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因此,目前谈论春季行情似乎还太早。,不妨把2661点开始的反弹,看做前期多空在2800点一线拉锯的延续。

  去年9月以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对国内上市公司业绩影响主要体现在4季度。2011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再加上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等,将进一步侵蚀上市公司的业绩。只不过,还要等3到6个月才能看到上述数据的变化。对于短期炒作的资金,并不关心3到6个月数据的变化,只要围绕最新或即将公布的数据炒作就可以。

  近期,明显有资金介入A股市场,不管资金是否来自于房地产。但从盘面看,它们对A股涨跌的控制力很强,在这股力量没有消失前,暂时不会出现预期中力度较大的下跌。多空双方将继续在2750~2940点博弈。预计前期调整幅度较大,年报有高送转概念、1月份行业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估值低于蓝筹股平均水平等的板块或个股,将受到资金短期追捧,出现快速板块轮流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