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冯劲松刘武清实验的解释和建议


对冯劲松刘武清实验的解释和建议

作者天津滨海新区李新民 

 

冯劲松实验发现:“任何物体的重量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重量变轻,温度降低重量变重”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中的重要意义。刘武青的电容器充电后重量变轻的实验结果和冯劲松对铝、铁、不锈钢、陶瓷、黄铜进行了升温和降温的实验,升温时重量减轻;降温时重量增加的结果是同一个物理机制支配的。冯劲松和刘武清的发现除在科学意义上的重大,更重要是他们为中国人在科学上抢占第一席地位,结束了科学史上无中国人的发现和理论思想的局面。这么重大的科学发现,中国人,中国科学界,政府为什么都出现麻木的行为?甚至出现对冯刘二人反对和人身攻击。 冯刘二人能得到国际认可,得诺贝尔奖有什么不好,是国家的荣誉也是每个国人的荣誉。 冯刘二人的实验是最大科学发现,不是什么发明创造之类小玩意。他们的科学发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们的发现是解释空间本质的发现;他们的发现是拿到宇宙秘密大门钥匙的发现。以往科学走的是实验科学和数理逻辑科学,往往没有接近原理性的规律。冯刘二人的实验发现让科学从此走上了客观原理和本质的道路上来,意义重大!理论虽然和实验相一致,但是需要更多的实验检验和理论改进!有时一个理论能和实验相一致,但是理论不一定是真的,然而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能放弃。我不知道我的理论是否真实,然而能和冯刘二人的实验相一致我就万分惊喜。科学需要争鸣需要批判,不然科学就是宗教了。谁知到那个理论是客观的真实反映,不争鸣不批判,不和实验相结合永远是个未知数。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运动的不灭不能仅仅从数量上去把握,还必须从质量上去理解。”“放射到太空中去的光一定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指明这一途径,将是以后自然科学的课题) 转变为另一种运动形式。在这种运动形式中,它能够重新集结和运动起来。”恩格斯一语道破了光运动是才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是把光重新集结和运动起来。这就是客观运动的基本模式,是物质运动的第一推动力之源。物质永恒的运动并不是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因为任何运动不可能保持运动几何状态的不变,同时还有其他物质的引力作用。例如,一颗子弹不是水平地匀速前进,而是翻滚地减速前进。一辆没有人掌握方向的汽车是不会直线前进的。也就是说在自然力作用下,物质运动不存在惯性运动,所有运动都是加速运动,所有运动都靠第一推动力。详细论述略,参看我的文章http://188189189.blog.163.com/blog/#m=0

     我在文章《非物质存在的证明》和《能量是科学最模糊的概念》等系列篇文章中指出:光运动和物质运动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运动,前者是依靠外力支持的运动,后者是光子体积膨胀的,不需要外力支持的运动。将前者定义为物质运动,后者定义为非物质运动。非物质就是光,热辐射波等各种形式的电磁波。光集结的地方就是电磁波消失的地方——宇宙真空。电磁波运动需要能量子膨胀力作用,能量子膨胀力消耗殆尽后,就变成电磁波的基态形式——基态非物质,真空充满了基态非物质,它为物质运动提供动力。参见http://188189189.blog.163.com/blog/static/134391435201061972036655/   

 放射到太空中的光和热通过膨胀,能量衰减变成基态非物质;物质吸收基态非物质而运动,即物质的第一推动力是基态非物质,物质运动后释放光和热等电磁波。基态非物质充满整个宇宙空间和各个层次的物质结构中,它具有物质不可屏蔽性,对物质有一定的阻尼作用。物质就像渔网,基态非物质就像水,水对渔网有阻尼作用。真空基态非物质充满宇宙空间和物质结构空间。物质吸收真空基态非物质,真空基态非物质就会形成球对称的空间收缩,形成向物质流动的基态非物质,基态非物质就会作用于物质,也就形成了万有引力,世界上所有的引力都应是由此形成的,而斥力是热膨胀的结果。 真空基态非物质空间收缩形成了万有引力,由于基态非物质和非物质都是都是运动体,他们之间相互作用也会引起可观察效应。以物质为中心的基态非物质空间收缩形成球对称的万有引力,如果物质明显地发光发热,则光和热必然会对以此物质为中心的基态非物质收缩产生反作用的膨胀力,使物质形成的基态非物质空间收缩力减小或向物质流的的基态非物质运动速度降低。这样我就可以解释冯劲松的实验。

冯劲松实验发现:“任何物体的重量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重量变轻,温度降低重量变重”。加热的物体向外辐射(膨胀)大量光和热等能量子,他们必然会对形成万有引力的基态非物质收缩产生反作用力,使收缩力减小,万有引力变小 。刘武清的实验同样可以解释。

有的文章评论此实验时,也说明了热膨胀的作用,但是热膨胀作用在天平上引起天平读数的变化是和加热体的几何面积有很大的关系。建议冯刘二人把实验更细致地做下去,把热膨胀力和几何面积的关系和数据建立起来;把热膨胀力减去空气对物体阻力后,看看加热后物体是否真的变轻?等待您们的实验结果!

如果冯劲松的实验将热膨胀力除外,还能给出:“任何物体的重量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重量变轻,温度降低重量变重”的实验数据,则冯劲松就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宇宙和微观世界的大门。因为他证明了真空的基态非物质存在和万有引力的实质,他用实验找到了物质第一推动力,一切物质运动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