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今天跌幅达9%以上的个股高达45只,而涨幅为2%以上的个股仅为35只。并且,跌幅榜前面的个股几乎清一色的是创业板和中小板个股。上述迹象告诉我们:从现在起,小盘股已经进入主跌段。而估值高的小盘股,整个12月份的预期跌幅将会相当令人瞩目。
今天盘面出现这个现象绝非偶然,无疑,这是价值理性回归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妨看一下所谓的文化传媒板块:天舟文化从45倍市盈率炒到75倍;乐视网从45倍炒到64倍;奥飞动漫更是从65倍炒到90倍。仅凭一个在很长时期内不可能提升上市公司业绩的所谓概念,居然可以把高高在上的股价进一步炒到天上去,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客观地说,即便是连跌两天,今天收盘后,创业板的加权平均市盈率仍然高达44倍,中小板指为33倍。这么高的市盈率,而创业板的平均利润增长率甚至连两位数都很勉强。这样的股价序列,怎么可能不进行价值回归?沪深交易所两位总经理昨天关于新股询价实在离谱的讲话,只不过是引发小盘股大幅下跌的一根导火索而已。
小盘股的价值回归合情合理,那么,估值较低的大盘股是否有望实现价值的提升呢?换言之,上证指数能否早日走出低迷的市况呢?平心而论,我只能客观地说:暂时还不能。
有人感到很难理解,央行降低准备金率,可以释放4000亿的银行资金,为何股市最终还是不涨反跌?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4000亿准备金的释放,只能略微缓解银行极为紧张的信贷资金。在实体经济流动性都很紧张的情况下,银行释放给企业的资金是不可能有多余的钱流入股票市场的。换言之,股市的保证金或者说存量资金不可能因此而得到提升。
而现实的问题是,有人测算,12月份,解禁股有近1500亿的市值有待流通、新股发行也有将近500亿的额度有待上市。在存量资金没有得到提升的情况下,资金的流出却是实实在在并且是持续不断的。如此重压,指数的重心怎么可能不下移?
显然,估值底也好,政策底也好,没有增量资金,就很难形成明确市场底。毫无疑问,只有当货币政策明显改善并且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市场的资金池才能得到增量资金的加盟。只有增量资金的不断加盟,市场才能有望形成投资者期盼的“市场底”!显然,这还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我说,春节之前,不要奢望有什么像样的行情!
12月5日网易和上证博客讨论:仓重的投资者目前如何操作?
(请进入http://q.163.com/tfshi/圈子讨论区进行交流)
(发表于2011年12月5日21时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