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培训行业的那些事之二:微小培训公司的生成


原创:杨林

你没有发现,知比行永远要难很多。作为上司的“领导”们,对员工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和期望,但当他一人独处,扪心自问时,如果他是一个对自己很真诚的人,我相信他会发现,要求别人做到的,其实他自己都做不到,或者没有他希望做的那么好。这样的状况,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你我都不例外。

开车在路上,你可能会骂前面的人车技真差,转弯也不打信号灯,但你也可能在某些时候转弯也没打信号灯,你却并不会马上在心里骂自己,而是自我原谅“下次会打灯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是在你骂别人车技差时,可几乎一次都没落下过。

我们要求员工要忠诚,要经得起诱惑,但你看看市场上,那些频频跳槽,并且越跳薪水越高的,大多是号称“职业经理人”的人。

管理咨询行业入行门槛不高,三两人,几部电话,一根网线,就是个咨询公司了。目前国内真正专业的咨询公司,凤毛麟角。大家更多的是在做生意,祈祷捞一瓢就撤,而不是做企业,很少有人是因为非常热爱,而从事这个行业。我想这种情况,不要说在咨询培训行业,在国内任何行业都是一样,这跟我们的文化,跟我们的民族性有关。

我曾经在曾仕强老师的书里面,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觉得很有意思:日本人一生在同一个企业,做不同的岗位;欧美人一生在不同的企业,做同一个岗位;中国人一生在不同的企业做不同的岗位。很形象,贴切的反映了目前国内职业发展的现状。

国内众多小管理咨询公司的所谓老板,大部分曾经在某某咨询公司干过,发现这钱好像不难赚,不就倒卖一下老师么,我也能行,干嘛跟着你老板打工?于是在熬了一两年后,另起炉灶,甚至跟原来的老东家抢客户。

我们多年前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某咨询公司的业务员要离职了,可能觉得常老师和我人还不错吧,主动打电话给我,说她要离职了,但手里还有所在咨询公司积累下来的数百个优质客户的资料,她愿意免费送给我们。

当然,我们坚定的谢绝了,我们的价值观不认同这样的行事方式,从她的角度来说,可能是好心,但这样做是不道德的,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若干年后她再联系我时,果不其然,她和她老公自己开了家小咨询公司,做了个网站,主要靠网站接单,估计业绩也好不到哪去。前几个月跟我联系时,问我记不记得她,她稍微一提醒,我自是记得。但我料定她实难成就事业,一个人做事情如果没有原则和底线,是很可怕的,也很难收获真正的成功与幸福。

这些从管理咨询公司离职出来的当年的业务员、助教或者经理总监们,带着对行业一知半解的理解,开始做“自己的老板”,方才发现做咨询公司其实完全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容易。在中国,做管理咨询公司是很难赚大钱的,这与整个行业人员素质的整体水平有关,与国内企业的发展阶段有关,与很多因素有关,着急不来,你得像煲广东的汤一样,小火慢慢的煲。但如果你不是真心热爱你做的事业,你肯定会心急,你肯定想速成。不否认,有人有公司也速成到号称成功了,但这种所谓的成功能长久吗,他们的内心充实吗?他们真的有事业安全感吗?我看悬。

这些当年的业务员、助教、经理、总监们,在做了“自己的老板”后,在创业的过程中,发现员工难招,难留,于是纷纷感叹,现在的员工真不忠诚!可是,当年的你呢?你忠诚你的老板吗?你不是也另起炉灶,和你曾经的老板抢同一个区域的客户吗?

因为有了自己的这段经历,这些所谓的老板很难真正信任招来的员工,再加上人才市场上本就没有什么人才。于是客户资料绝对是抓在老板的手里,因为他们怕啊,怕员工跟当年的自己一样,把辛辛苦苦积累的客户资料带跑了。于是彼此的信任度很差,再加上其他很多的因素,他们的创业之路甚为辛苦!

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小咨询公司的老板都是这样的经历,也有令人认同的艰辛而执着的创业者。

你想创业,没问题,你打工时在这个行业学到些经验,你渴望自由,你要做自己的老板,都没问题。但请不要做有损之前你所在的公司利益的事情,不要跟把你领入行的老板抢客户,对吗?

喝水别忘挖井人哪,你们说,是这个理吗?


杨林:自由职业,原创作者。兼任著名经理人培训专家常亮老师助手。
欢迎访问杨林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okok68
欢迎访问常亮老师个人网站:
http://www.ceo-m.com
杨林的原创文章仅代表杨林个人观点。
咨询公司预约课程请联系QQ971295320136812424,或电邮
网友交流欢迎电邮联系,QQ谢绝,敬请理解。
杨林邮箱:
yanglin021@ yahoo.c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