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无伦次为哪般


20011918日晚10时左右,温州一开奔驰车的男子因停车问题与小卖部老板发生争执后砸坏小卖部广告牌并打伤老板2岁女儿的头部,逃离时撞倒一名市民。该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称该男子曾叫嚣我爸是市长19日下午,该男子父亲现身,澄清自己只是个生意人,不是市长(参见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10920/597322.html)。      

经当事人的父亲澄清后,许多网友表示,最初的发帖人声援弱者的做法是可取的,但是不应该编造我爸是市长这种谣言。

咋看起来,编造谣言似乎是不应该的、不可原谅的。不过,更为本质的问题是:为什么“奔驰男”高喊“我爸是市长”就会引发人们的关注;为什么编造“我爸是市长”这种谣言就会让人信以为真。

仔细想来,若没有广为流传的“我爸是李刚”,“我爸是市长”又怎会如此惹人注目;若没有“我爸是李刚”的千真万确,又怎会有“我爸是市长”的深信不疑。

为什么一起起交通事故竟会演变为一幕幕打人、逃逸的悲剧;为什么撞人后竟然高喊“我爸是市长”而不说“对不起”,就像被扶起的老人高呼“不讹人”而不讲“谢谢”……

在我看来,当事人的语无伦次折射出的是人治社会的观念意识;热心网友的“智慧谎言”反映出的是“媒治”社会的现实情节。试想,在一个法治社会里,谁还会在意你爸是市长还是李刚;谁还会放弃法律武器借助媒体关注来拷问良心、寻找公平。

依法制(治)国任重道远,从“人治”到“媒治”是一个进步,但愿“媒治”会最终带来“法制”。不然到了“没治”的地步,可就极重难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