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县群众满意度4次测评均逾90%的调查
提要: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形势下、新起点上推动实现县域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滦南县2010年4月以来,坚持决策前干什么不干什么群众说了算,决策中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前,实施中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带领群众干,完成后干得好坏群众来评判。一年多来,组织开展了4次大规模的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问卷所列100个方面的调查群众满意率均达90%以上,其中对城市建设、道路建设等43个方面的工作满意率达99%以上。
滦南县曾一度名不见经传,2010年4月份以来却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一年多来,组织实施五次大规模的城市征收搬迁,全部实现 “百分之百签约、百分之百拆除”和“零上访、零事故、零冲突、零钉子户”。
一年多来,分七批集中开工重点项目209个,计划总投资5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全市末位跃居全市前列。
一年多来,修建了31条城乡道路,相当于过去十年的工程量;北河大桥、那颜湖桥竣工通车,北河公园一期、惠民广场等投入使用,北河水城入选唐山八景,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一年多来,干部队伍精神风貌发生深刻变化,各项工作先后得到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42次;干部选拔任用群众满意率测评由全省第159位上升到第16位,居唐山市第一位。
一年多来,社会和谐安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由2009年的50.11%提高到2010年的80.75%,是全省2010年群众安全感提升幅度最大的县。
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缘于县委、县政府切实把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落到了实处。
决策前:干什么不干什么群众说了算
滦南县坚持把问计于民作为重大决策前的规定动作,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2010年4月,县委书记张国栋到任后,首先组织开展了“问计于民、造福百姓”民情民意大调查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在党政信息网、政府网站开辟专栏,在县电视台发布活动方案,开通电子信箱,邮寄信函等多种方式,向全县干部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从反馈情况看,群众对城市建设、项目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的意见最为集中、要求最为迫切。
民之所盼,我之所行。县委、县政府顺应民意,迅速做出启动 “三大攻坚(三年大变样、重点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和“四大开发(城西工业区、嘴东经济开发区、大铁矿、北河新区)”的重点工作部署。4月23日组织召开了三年大变样百日攻坚行动动员大会,4月30日召开了加快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攻坚行动暨干部下基层动员大会,仅用18天时间全部完成第一阶段确定的1881户、35.6万平米的拆迁任务,创造了拆迁奇迹;用40多天时间促成了首批29个重点项目落地开工;用一个月时间完成统筹城乡发展各项规划和新民居试点申报工作。三大攻坚势如破竹,生动地诠释了只要顺应民意,干什么不干什么群众说了算,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比如,北河是滦南的独特资源,但被南岸63户两层楼房和一所高档宾馆遮挡,群众对此多有意见。为实现还河于民,县委、县政府出资3亿多元果断拆除沿岸建筑。正在实施总投资100亿元、包括6大类29个子项目的北河水城文化旅游观光产业带建设,一座“碧水环绕、绿树掩映、古韵新风、曲美人和”的现代化滨海水城正在逐步变成现实,群众的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为保障决策更加科学,在每次重大决策出台前,县委、县政府都坚持问计于民,相继开展了“我为滦南‘十二五’发展献一计”、“对标赶超走在前”献计献策和“我希望政府为群众办哪些实事”民意调查活动,累计收回调查问卷133512份,电子邮件及信函1733封。经汇总、整理、归纳,获得有价值的意见建议652条,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民情依据。今年初和谐路北段翻修被列入第一季度完成的重点任务,但启动过程中群众反映由于城西工业区的四条道路同时开工,造成了西部城区交通压力过大,如实施和谐路翻修,势必影响周边群众出行。县委、县政府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暂缓实施了这一项目。
民之所诉,我之所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回应群众合理诉求,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县委书记张国栋坚持阅读每封群众来信,责成县委督查室和相关部门逐一调查核实,倾听了解群众诉求;县四大班子领导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制度,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反映的情况认真对待、全力解决。从群众来信和接访中发现,反映农村干部违规违纪、办事不廉等问题的农村信访案件约占全县信访总量70%左右。县委、县政府既注重个性问题的解决,又从加强村务监控、源头治访防腐入手,创造性地实行了村务管理监督“一卡通”制度,即把财务管理、各业发包、工程建设、宅基地初审等11项群众关心且容易引发矛盾的村级事务决策程序绘成流程图,印制成便携式小册子,发放到每家每户,使村干部懂得办事规矩,让村民明白办事程序,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了村务管理监督的科学化、民主化、常态化。“一卡通”制度实施以来,全县信访总量明显下降,其中县纪检部门受理的农村信访量同比下降49%。这一做法已在唐山市进行推广。
决策中: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前
民生连着民心。滦南县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大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策中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前。
把群众利益落实到加快发展上。发展是第一要务,就业乃民生之本。县委、县政府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思路,把原有七个规模较小的园区整合为城西工业区和嘴东经济开发区,规划了北河新区,启动了大铁矿开发,迅速完成各项规划设计,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广泛招商引资,积极扩大就业。目前,城西工业区已经被批复为省级工业聚集区,嘴东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大贾庄铁矿正式开工,马城铁矿2012年3月前可正式开工,“四大开发”已经成为滦南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去年以来,全县新开工209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545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可新增5万多个就业岗位。特别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把加快发展县城三产服务业作为保障农民进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能致富的重要途径,实施了中红建材城、唐百购物广场、和平购物广场、三贸市场、金代风情街、元代风情街等30个商贸流通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就业2万人以上。今年以来,已有60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
把群众利益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在项目建设攻坚中,坚持把民生项目放在第一位。过去一年多谋划民生项目达84个,计划总投资285亿元。修建了滦海公路、新建设路、新南环路等31条城乡道路,完成投资34亿元,相当于过去十年的工程量。把回迁房建设作为保障民生、取信于民的“一号工程”,建立回迁房建设保障金制度,成立了回迁房建设督导组,保证了回迁房按时间节点推进。目前,涉及3788户、总面积67万平方米的回迁房正加快推进,其中首批拆迁区域的46栋34.91万平方米回迁房已按时封顶;计划总投资8.39亿元、总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的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八和居社区全面开工建设,为奔城镇8个村实现“一步进城”奠定了基础。此外,县城三贸市场及两个社区市场新建、农村危房改造、城市廉租房、中小学校舍安全等工程已全面完成,有效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把群众利益落实到制度保障上。在征收搬迁工作中,以《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物权法》、《拆迁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实际制定了《旧城改造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其补偿标准远高于国家规定的补偿标准,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群众利益。同时,征收搬迁实施前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前做好维稳预案。正缘于此,涉及5765户、114.8万平方米的五次大规模城市征收搬迁会战,得到了涉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了由“要我拆”到“我要拆”。滦南是全国最大的钢锹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纺纱生产基地,为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在钢锹、纺纱行业最集中的宋道口镇和长凝镇分别组建行业协会和行业工会,探索实施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今年以来钢锹、纺纱行业职工工资同比分别增长14%和12%,实现了企业与职工互利双赢。这一做法在全省予以推广。县委、县政府在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2011年启动实施了新农保、新城保工作,全县新农保参保35.15万人,参保率达95.8%,城镇居民参保3252人,60岁以上人员参保率均达100%;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等得到全面落实,保证了城乡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实施中: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带领群众干
大雁高飞头雁领。为改变落后面貌,滦南县党员干部坚持工作在一线、战斗在基层,同人民群众一道攻坚,少说多干、奋勇争先,使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统一意志,有力推动各项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县四大班子成员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县四大班子领导披挂上阵、身先士卒,带头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精神,推动各项攻坚任务落实。每到拆违拆迁关键时期,县委书记张国栋总是到现场和工作队员一起入户做群众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重点项目攻坚中,县四大班子成员带头谋划项目,严格落实领导分包和项目助理制,为项目落地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去年以来,全县谋划储备重点项目1371个,计划总投资4547亿元,12个项目列入省重点。
到一线攻坚成为党员干部的强烈要求。在四大班子的示范带动下,从后备干部中抽调的1000多名攻坚队员深入开展“党徽在一线闪光”、“攻坚大比武”等主题活动,全身心投入攻坚一线,展示才华、奉献激情。2500多名机关干部白天在机关工作,晚上与工作队员混合编组,助力会战、攻坚克难。按照《下基层选派干部一线考评办法》和“四化标准、德才兼备、注重实绩、五湖四海、群众公认、一线选人”的用人导向,县委注重在一线锻炼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提拔干部,去年以来提拔重用的干部中攻坚队员占65.8%。
督导问责保证攻坚任务落到实处。县委重新修订《滦南县促进科学发展的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办法》,创造性地制定《科学发展目标考核名录》和《考评细则》,形成了责任明确的考核评价体系。县委、县政府对“三大攻坚、四大开发”等重点工作,实行周报告、月通报、季问责,两办督查室、纪委监察局、组织部等督查力量,深入一线检查督导、跟踪问效。今年以来已召开3次点评问责大会,敲响“无为也是过、有过必问责”的警钟,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
创先争优成为攻坚一线响亮口号。把 “对标赶超走在前”活动作为深入推进创先争活动的重要内容,确立了“远学江阴、近学迁安”,涌现出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姚王庄镇李营村、荣立全国检察系统集体一等功的县检察院及张树云、孙万柱、殷启国等先进典型。广大党员干部以其为标杆,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真正成为推进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中坚力量。
完成后:干得好坏群众来评判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滦南县坚持把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尺,绝不搞形象工程,绝不搞形式主义,努力让每一项工作都成为惠民之举,每一项工程都成为民心工程。
群众对重点工作普遍认可。在每项重大决策尤其是民生工作实施后都组织群众满意度测评,主动接受群众评判,把评判的结果作为履职尽责、改进工作的动力。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百日攻坚行动”、“人民群众幸福感”、“2011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和“1-3季度重点工作”四次大规模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其中,群众对城市建设、道路建设等43个方面的工作满意率达99%以上,其他方面的工作群众满意率90%以上。县委、县政府的执政理念、工作成效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
群众对干部作风尤为满意。群众都说,滦南最深刻、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干部作风的变化。针对群众最敏感的干部调整问题,滦南先后就6次干部调整进行了单项工作满意度测评,群众满意度均在96%以上。滦南在省委组织部2010年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中,成功摘掉落后帽子,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测评分值由五档晋升为一档,居唐山市第一位。在2011年镇党委换届工作中,县委提出的各镇党委领导班子人选均高票当选,换届风气测评分值达到99.6分,得到市纪委好评。2011年10月份县委调整206名干部,干部群众满意率达100%。
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在2010年全省群众安全感调查中,群众满意度由2009年的51.11%跃升到80.75%,成为全省群众安全感提升幅度最大的县,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高。在群众幸福感调查中,群众对生态环境、教育水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满意率均达90%以上。在滦南大规模推进城市建设和项目建设的情况下,今年1-11月份,全县信访总量与去年同比下降22.9%,市以上越级访同比下降38.5%。
(省委政策研究室重大课题组,组长:王书利,副组长:胡冬原,协助:滦南县委办)
一切为了人民就能创造奇迹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