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杨林
昨天在网络上看到一篇署名为“秋叶语录”的作者写的文章,“刘一秒:一个中国式宗教教主是如何炼成的”。文章很长,我很耐心的读完了。
从文章中看的出来,作者本人是不认同刘一秒的,但他在文章中尽量客观的分析刘一秒现象,我看了以后也有很多的感触。
我是一个自认有比较强包容心的人,对发生的很多事情,也许我不一定赞同,但我能理解,也不会刻意从负面去评价。培训行业里对刘一秒有很多不同声音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存在即是合理,思八达在刘一秒的带领下能这么快的发展壮大,自有他成功的道理,这也是目前中国发展阶段的产物,刘一秒的课程填补了一批先富起来的中小企业老板的精神空白。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刘一秒课程的价值和科学性,但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商人,不是培训讲师,不是企业家,是一个优秀的商人。他非常懂得将各种资源最大化的整合,然后为他所用。当然这样做本质上跟人的价值观有关,有些人本可以整合或者说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去做他可以做的事情,但他并不热衷与此,你不能评判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没有绝对的对,或者绝对的错,一切皆因价值观,每个人都是依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存在即是合理。
接下来的话题,我想聊聊作为自由职业的讲师们。自由讲师是靠讲课吃饭的,是定位为专家的,尽管有的是真专家,有的是伪专家。但职业讲师们的主要任务是把自己的课程备好,把课程讲好是无庸置疑的,所谓术业有专攻。
做了常亮老师的助手这么多年,我深深的感受到,自由讲师这碗饭不好吃。去年有家知名企业的副总听了常亮老师的课程后,联系常老师,向常老师请教。这位副总已经四十多岁了,他觉得在企业里做的比较辛苦,也想像常亮老师这样出来做自由讲师,感觉挺风光的(当时他们是在香格里拉培训,安排常老师吃住都在香格里拉酒店),遂先听取常老师的意见。常亮老师在电话中真诚的告诫他,千万别做这样的选择,你看到的是讲师虚幻的光环,背后的辛酸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楚的。何况这位副总已四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不轻,如果贸然辞职出来,万一课程排的不够,风险是很大的。当然常老师这样劝他,不是说我们怕多了个竞争对手,一来这位副总是讲营销的,跟我们的课程领域完全不重合,二来优秀的人何惧竞争?怎会只有如此小的胸怀和肚量?那不是活的很累?
在听了常老师一番话后,这位四十多岁的副总打消了辞职的念头,我也认为这位副总最好的选择是继续待在那家企业,收入不低,做了多年,各项业务都熟悉,常老师电话中跟这位副总说的确实是肺腑之言。做职业讲师的辛苦只有做了职业讲师才清楚。
常老师做职业讲师今年已第7年了,常老师用他多年如一日的勤奋和认真,逐渐树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和相当不错的客户口碑。常老师是个低调的人,不喜欢用一些大名头盖在自己的脑袋上。这个周末(圣诞节)上海一家咨询公司安排了常老师两天的公开课。这是一家非常专业的咨询公司,他们的员工待人接物相当有素养,与他们配合我心情愉快。课程筹备中,他们问我,常老师的简介是否还需要增加什么内容,我笑笑告诉他们,关键是课程要讲的好。简历写的再好,仍然只是简历,况且简历上写的都是过去的经历,再好也都过去了,关键是当下如何,以后怎样,所以我们认为简历中不需要再增加任何的内容了。并且我建议他们上课前介绍老师时也从简,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实实在在的课程讲授中,带给学员更多的干货、高尚的课程价值。
杨林:自由职业,原创作者。兼任著名经理人培训专家常亮老师助手。
欢迎访问杨林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okok68
欢迎访问常亮老师个人网站:http://www.ceo-m.com
杨林的原创文章仅代表杨林个人观点。
咨询公司预约课程请联系QQ:971295320;136812424,或电邮
网友交流欢迎电邮联系,QQ谢绝,敬请理解。
杨林邮箱:yanglin021@ yahoo.cn
[email protected]
聊聊培训行业的那些事之一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