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收评


收评:就不谈私事了,直接评论吧。今天主要回顾下本周的行情历史,至于后市行情就略析一下,大致看法是目前正在砸盘赶底,细节就不多言了,只能在实盘中把握。本周行情反映在K线图上有些突兀,五根K线构成了一个最简易的M形态,由于没有第六根K线,因而事后看来,能够确定的买卖点的时间窗口分别为,周一周三,周二周四,与本人先前的分析略有出入,但理解的朋友应该清楚,本人重点分析及把握的就是周三周四的行情,虽然事前并不知道会发生在周三周四,但破2350就是机会也是有所明示的,并承诺了破此位将第一个接盘,既然承诺了,当然要做,做的是谁了,其实也并不陌生,就是601628中国人寿,从破位起至收盘分三批介入,次日涨停板出局。本人说过,本周行情会先抑后扬,说的就是周三周四,而事实上那两天的行情占据了全周的主体,当然还是略有不同,但亦可忽略不计。下面再就简析下做中国人寿的原因,理由其实很简单,如果站在多头主力的角度去思考,你会怎么操盘?答案其实已经不言而喻,要发动行情就要抬指数,要抬指数就拉权重,拉权重最佳的当然是金融板块了,而银行券商这两大子板块体积太大,而保险就三支,到这一步了就要找一个龙头,找谁作龙头好了?大家可以看下股东资料就不难明白了,中国人寿中资控股比例最高,操作起来经济适宜,这点从前期的走势中也可看出其别于平安太保的强势特征,当然这都是有原因的,这段时间谁和谁打得最凶?说这些只是还原了炒作的逻辑思路,并不是说其他股票就不行,事实上都还涨得可以。本人既然说过现身说法自然就会做,现在看来是否验证了低吸高抛的经典短线操作了?这一案例可以拿出来分享交流就是因为它的经典。跌时敢买,涨时敢卖,这就是操作,而短线当然也要符合这一原则,事实上所谓的短中长线并没本质上的不同,无非是级别周期放大了而已,而投资投机从根本上也属同宗,只是思维方式的不同罢了,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市场是向所有人开放的,只要合法合规,没人会管你是怎么做的。但条条道路通罗马并不意味着什么路都可以走到目的地,本人就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一个连上市公司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却声称做价值投资,对此本人并不想多说什么,只想表明一个观点,对于投机者来说,基本面就是最真实的谎言,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基本面是入市操作的基础依据,无论你怎么操作,首先也是必须要搞清楚的是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对于这两天的2350惊魂战,相信还有不少朋友心有余悸或者耿耿于怀,客观上讲这就是技术还不成熟的表现,缩量行情下仍然交易的都是高手中的高手,想从高手手中赚钱,就必须是高高手,因而无须责怪行情的反复无常,在这里只有技术上的区别,而什么是技术,周三抄底周四逃顶这就是技术。对于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朋友,本人之前也提示过一个机会,那就是实在拿不准买什么股好又看好大市,最好的无疑就是与指数挂钩的基金了,各类ETF都是可以任其选择的。有人说本人的分析与操作是拼命弄短线,在这里要有个声明,一直以来本人都不会让做中线的改做短线,做短线的去做中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与定位,按原则来,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事,说本人拼命弄短线,那是否本身就是一直做短线的了?让一个做短线的去做短线有什么问题没有,更重要的是本人只提供分析及操作原则,并没有权力去强制别人干什么事,至于具体操作就看如何理解了,很多问题都是出在理解上了。说到理解,早前的朋友应该是清楚的,本人从经济到金融,从国内到国际,从政策到消息,从基本到技术,从分析到操作,从大盘到个股等等,虽然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完全理解本人到底在说什么,但有一点是必须要再次强调的,那就是无论看与干都要先理解才行。再说下问题,事实上很多投资者或多或少都有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看到涨起来了就受不了了无论多高都追进去,一遇暴跌就恐慌就割肉,一般来讲,追涨杀跌时间长了就可以离开市场了,当然如果有技术追涨杀跌也能长期不败那就另当别论了,但前提是要有过硬的技术。这些都是病,是病就要治,怎么治,练技术。说了这么多,最关键的一点自始至终都是技术,没技术或技术低一点就要学习,就要不断实战,而最清楚你技术的就只有两个人,一是市场,二是自己,什么是高手,高手不是别人说的,更不是自封的,只能是不断磨炼出来的,真正的高手无需证明。再说下心态,好的心态不是故作镇静的强装淡定,更不是暴风骤雨时的惊惶失措,而是饱经风霜的从容自若,而这是需要时间和经历的,当然随着技术的提高,心态方面也会有正面的带动作用,但依然需要自我有意识的修炼与提升。看到有的朋友分享了一些学习资料,这都是比较好的,好东西自然要拿出来分享交流,一个成熟合格的投资者这点胸怀还是要有的,而事实上也许别人已经知道了或者还有更好的,在这里都是提倡和鼓励分享交流的,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共同帮助才能更上一层楼。不想做大资金的散户正如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一样,而要想做大资金就必须练好技术,这个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因而要不断学习,不断实战才能与时俱进,本人也会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