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防队员雄壮,杨武智慧


 最近,伟大的临时工联防队员杨喜利伙同另外两个东西(因为有关部门没有对于另外两个作出临时工的说明,现在暂时用东西代替)闯入店家,在摄像头的监控下,打砸店铺,并且对于女店主实施强暴达一个小时,关键的一点是摄像头清晰的记录了整个过程,且不说男主人的窝囊,但说杨喜利就够雄性,分明是想向世界展示他作为男人的一面。

 
当我们经过某一个店铺的时候,总会发现在显眼的地方有一个“已经与110联网”的字样,不得不感叹人民警察为人民啊,安全感油然而生,但是,这份震慑在深圳西乡竟然成了一个摆设,摄像头的数据能否传到衙门里面是一个问题,或者传到了里面影响了警察老爷们休息,只会听得一句满清末年阴阳怪气的声:“该儿---”。事发地点与警务室不过咫尺之遥,即使里面的大爷喝醉了,在女店主撕心裂肺的叫声当中(不要误会,这并非天朝上国的靡靡之音),也会醒过来,好歹过来说一声:“要闹,去远一点的地方闹,免得扰老子休息”,这才够范儿,官威也表露无遗,当然,警务室里面的东西是不是官值得商榷,作为基层的治安单位,既享受不了专车接送,在出行的时候也没有人鸣锣开道,去哪儿吃饭也没有办法打白条,确实也够冤枉他们的,他们无非也就是一些当真神来的时候,点头哈腰,在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面前颐指气使的狗而已。当然,杨喜利是他们当中的一员,而且是“出类拔萃”的一员,因为他喝酒以后的“血性”让领导都胆寒,开具了辞退报告,却迟迟不敢当面索要作为联防队员象征的“制服,警棍,钢管”,于是一幕悲剧就在这样的不作为当中上演。
 
被害人王娟(化名)的丈夫杨武(化名)作为安徽到深圳的生意人,很难说有什么背景,否则也不会有人胆敢光天化日实行打砸抢了,而就是这样的生意人,在背井离乡以后,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当然,杨武躲起来咬碎了牙齿的忍耐被人们贬斥为“不爷们”,而于我则是一种大智慧。当日本鬼子伙同汉奸对我根据地实行扫荡,就是为了抓到一个进步青年的时候,弃车保帅不是常常被颂为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吗?怎么到了今天就变了味儿呢?试想在四个孩子,一个老母亲,一个妻子,一个丈夫的家庭里面,妻子受到了凌辱,并且不是受到一个个体的凌辱,而是一种单个人根本无法对抗的势力的凌辱,作为身高一米六的丈夫,他能做的又是什么呢?不是白白的牺牲吗?如果这个男人身高两米,非要冲出来讨回一个公道,双拳难敌四手,杨喜利的两个同伙也不会袖手旁观,最终的结果将会是四个孤儿和一个老太太流落街头,自生自灭,即使法律偶尔偏心想要为百姓讨回一个公道,最多就是抓一个临时工出来抵罪,而民事的赔偿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杨武实乃顺应潮流的大智慧,他的身高救了他一命,也救了他这个家。
 
后来有一个老人家跳出来骂,算是给这个故事一个高潮的结尾,骂声并不是在安抚受害者,而是往受害者伤口上撒盐,作为联防队员的母亲,接受的前朝爱国主义教育显然和现在的潮流不相符合,她们痛恨着外来人口,因为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当地的很多人丢失了饭碗,因此,出于人性,即使一个旁观者也会对受害者萌生恻隐之心,而作为目睹了悲剧的老太太,竟然因为这份“仇恨”,连人性也不要了。而地方保护主义也让这个先富起来的城市和地区饱受争议,难道真的是步子迈得大了一点,扯着什么了,之前的勤劳,质朴都被这股子腥臭味冲到了九霄云外。
 
后来,虽然杨武没有英勇就义,杨喜利却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式”开除队籍,没有了这身皮也就没有了狐假虎威的合法性,相信将来的危害会少一些。但是,作为一个在当地恶性累累的恶霸,只要随时有一帮兄弟在,穿制服的也奈何他不得,这是一个法制社会嘛,维稳和和谐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天天看微博、博客都看的人倒胃口,哪里会有那么多龌龊的事情啊,新闻联播多好。这就是为什么曹国伟被抓住进行紧急培训的原因吧,你搞的新浪有一点言重了,需要再教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