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讲师的积极性的三重激励


无论是在培训过程中还是在一些HR论坛或微博当中最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如何激发内部讲师对培训的热情。可见该问题困扰了很多企业,在此就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希望能帮助解决此类困扰。

 

内部讲师与职业讲师的区别在于,内部讲师大多是属于兼职行为,他们本身有自身的岗位,并且将主要精力放在本岗上,薪资的主要来源也是本岗位的绩效。不同于职业讲师,职业讲师是专门依靠授课来获取薪酬的。而担任讲师本身是一个费力的工作:要设计培训主题和内容、制作授课ppt、学员手册和教案,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大了工作量。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很多内部讲师又没有发现在金钱之外能够为其带来的好处,因此培训的积极性难免会消减。

 

改变状况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第一是进行宣导,主要是强调培训能够为其带来的一些好处,特别是非物质的好处。例如能够在企业中树立威望、获得尊重,培训更是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机会,能够帮助其未来职涯发展更加广阔和更多选择性。在宣导的过程中,要让内部讲师感受到在其肩上的责任感,这样会让其感受到内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而内部讲师则会有受到尊重和信任的感觉。

 

另一个方式就是激励,包括物质激励、金钱激励和晋升空间的激励,激励的关键在于是否完善,而非单纯的体现在数量上。例如很多企业对内部讲师的激励策略仅仅体现在课时费上,这就显得很单薄,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励应该成为一个体系,涵盖的内容也尽量要完善,例如课件研发费、依照内部讲师等级、培训满意度进行奖励的策略。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为内部讲师提供培训的机会,这同样也是重要的激励手段之一。

 

最后是讲师的管理上。多数情况下企业内部讲师是由各个部门的主管或老员工组成,其本身在各自部门有较高的威望,因此对其管理也是困难之一,管理不当,难以发挥效应,无法主动积极的承担培训工作,反而会引发混乱。尤其是培训部门与培训部门的关系要确认清楚,除了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之外,还应该承担协调和组织的作用。

 

内部讲师本身是各部门的领导者,还承担者将企业知识、文化和价值观传承的重任。激励其更投入的进入到培训工作中,就要从多个方面都做到极致。另外要给内部讲师一个宽松的环境,正因为其在企业里的拥有多重角色,所要承担的职责也要比他人更多,这时候要营造更宽松的环境,避免其因为多种的压力而产生负面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