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地讲,海辉的上市之路走的并不顺,整个过程波折不断,掺杂着理性与感性的纠葛,以及向前走与向后退的争辩。甚至在路演的前一天,考虑销售利益的承销商和考虑上市业务利益的上市团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建议海辉延迟上市时间。但最终,在旁人观望与怀疑的态度中,海辉挺住了。
其实在决定上市之初,海辉面临着多种选择。如果愿意改变股权结构,选择在国内上市,可能会更容易一些,市值也会更高。但考虑到IT外包是一个需要全球化的行业,海辉的海外客户又比较多,在海外上市有利于给业务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所以,海辉很早就放弃了相对容易的国内资本市场,而改走海外资本之路。
2009年2月,三家既了解中国企业,又了解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银行,成为海辉的承销商。但那段时间,美国资本市场一直晴雨不定,做完充分准备的我们,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上市。
直到2010年6月12日,海辉召开了紧急会议,认为与其这样等下去,猜测市场变化,不如立即启动I P O。于是,6月13日,海辉向美国证券交易所递交了申请材料,第二天就收到了同意申请的回复。我和海辉CEO卢哲群立即匆匆飞往美国。
我们的这次美国之行,从一开始就颇为不顺。
第一个打击是刚到美国,就有消息说有银行破产。虽然与海辉不相干,但是,这毕竟也算是资本市场的震荡,大环境变坏。负责运作海辉上市的专业团队中,有超过60%的人反对此时上市。甚至有人表示,此次就算上了市也没人会买海辉股票。
当晚,回到酒店,我跟卢哲群都非常郁闷。因为突遇金融海啸,2008年海辉已经有过一次取消上市的经历,如果这次仍然无功而返,不仅将再一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会使客户对海辉的能力产生质疑,更将降低员工士气。通俗点说,喜帖都发出去了,婚又不结了,别人会怎么想?一番探讨后,我俩决定:不管外部条件怎样,一定要上市。
第二天上午,大部分人还是坚持放弃。面对强大的反对派,精通英文的卢哲群气愤地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表达了“不管怎么样,一定要上市”的意思。会议在上午11点多结束,路演下午就开始了。当然,我们的坚持绝不是非理性的一意孤行,而是出于对海辉的充分了解与自信。
接下来12天,是对体力与脑力的极大考验。全部的时间就是马不停蹄地见投资机构,有时一天会安排十几家,最大的尴尬是衣服都没有时间洗。最后几天,为穿梭城市方便,我们只好租了架私人飞机,不过这让爱好飞行的我过足了眼瘾——可以停留在驾驶室看驾驶员怎么操作飞机。
尽管到最后,人的反应都已经机械了,但与投资机构的每场见面,都是一次智力测试。面对着不同机构的基金经理,回答的问题也是各式各样的。经验丰富的“考官”会循序渐进地诱导你,一不小心就容易被他“绕”进去;资历浅的“考官”则会把我说的每个数字输入专业测算系统,立刻计算出数据前后是否相符。而且,按照规定每场见面都要录像存档,有关公司业务的每句话,几年之内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发现言行不一,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因此,我们只得强逼着自己随时保持高度清醒。
好容易熬到必须决定IPO价格的最后一天,我们正为过去几天路演顺利并吸引到众多投资机构而高兴时,美国股市又出现了波折。上市还是不上?这个问题再一次摆在我们面前。还是一样的理由,没有过多考虑,我们决定坚持逆势而上。不过为了避免破发,且考虑到股票的涨落不能只看一时,更要看企业的长久发展,所以我们理性地选择了相对偏低但绝对合理的发售价格。果然,上市很顺利。6月30日开盘当天,海辉股票一直处于上涨状况。
现在回头看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成功,让我个人在知识、常识、见识、胆识等方面提升不少,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的透明与规范,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首先,在申报材料的阶段,我们与美国证监会并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全部都是通过电子文件往来。你不需要做任何私下的工作,只需要按照规则递交材料。美国证监会的审核非常严格,稍有纰漏就会被拒绝,毫无情面可讲。
透明的另一个表现是,上市公司的任何变化,包括高管调整或者战略的改变等,都要在同一时间向投资者公开。如果因为没有及时披露信息导致股价下跌,影响股民收益,投资者会把公司告上法庭。虽然如何界定重大事件包含客观及主观标准,但是,有了这样的严格监管,投资者和客户都可以更透明的观察一家企业。
第二点体会就是作为经营者的思维和决策方式,一定要与时俱进,发生改变。特别是身处全球化的资本市场,世界任何一方发生的任何事:战争、灾难、国家政策等,都会影响到公司股价,所以绝不能再以一家中国公司的眼光看问题,要转换为国际化的眼光。
说到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问题,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在上市之后,那些为了上市而上市的公司,很难适应美国资本市场的各项规定与要求。
坚持逆势上市
评论
编辑推荐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