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政治必须高素质发展


当今世界政治必须高素质发展

文/ 曾自力

2011年11月14日

中国 深圳

 

一、政治领导、关注、影响、左右一切。

在人类社会里,不论是社会人还是经济人,人们一切的思想与行为无不受到政治的作用。你可以不去领导政治,但政治无时无刻不在领导着你;你可以不关心政治,但政治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你;你可以不去影响政治,但政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你可以不去左右政治,但政治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你;大家陈寅恪先生自己一生都不关心政治,一心专于学问,但政治最终还是左右了他的一生。由此可见,在人类社会中,政治就是一切。

政治素质是人的八种素质之一。其他的是指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素质分为三类: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素质=先天的禀赋+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就特别强调作为英雄和伟人的素质方面。在他看来,“忠诚”和“识度”是识别英雄和伟人最为关键的标准 。因此,政治素质就是指人的政治品质、政治资质、政治能力和政治内在涵养,即人的政治才干和政治道德力量。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政治的威力是无比强大的。它可以颠覆一个国家,它可以瓦解一个政府,任何一个旧朝代的覆灭都是被一个新政治所更新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政治有新旧之分。新政治是新生事物,它必然代替旧政治。但政治也会时常老生常谈。比如,对于朝代的稳定来讲,主治者都明白“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道理,因此,都会对社会采取温和的管理。

政治是一种思想与行为管理的意识。意识有善恶之别,政治亦有善恶之别。一般而言,善政者久治长安,而恶政者命丧瞬间。政治是讲究质量的,而不是讲究重量的。质量有高低之分,政治质量也有高低之分。政治是复杂多样的,政治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的。善政者的政治是高质量的,善政者的政治是优良的;而恶政者的政治是低质量的,恶政者的政治是败坏的。这是因为,善政者的政治素质远远高于恶政者。唐太宗的政治素质就远远高于隋炀帝,唐朝的历史也远远长久于隋朝。

意识有一定的持久性。因此,政治也就有一定的持久性。在一定的时期内,坚持某一种政治可以使得某一政权得到一定的稳定。但政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着的,政治应该是也必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更应该是一种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更要是一种高素质发展的。

政治不仅具有个人性,而且具有群众性。代表群众性的政治就是一种主流政治,个人性的政治只能保留个人意见。主流政治并不排除个人政治,这就是政治的包容性。政治也只有海纳百川,才能细水长流而永不枯。

政治领导一切,但政治是需要好好被领导的。领导政治的人可以称之为政治家。高素质的政治家能够领导好政治,而低素质的政治家不能够领导好政治。这就是政治家之于领导政治的素质高低之偏差之区别。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的政治素质不可谓不败坏,在他任期内,他把深圳的房地产价格搞的一路飙升,因为他的老婆亲戚就是靠着他在搞一个房地产工程。

如果一个国家的执政党的政治家让国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他就必然是一个恶政者,该国就必然会有一个反对派组织来对抗他反对他直至推翻他的政权。即使反对派的力量不足以推翻他,当今世界仍然会有国际政治力量的全力支持。如今的世界存在着两大股国际政治力量美国和欧盟。二者皆想对恶政者实施严惩打击。伊拉克、利比亚独裁者的下场就是这这两股国际政治力量冲击所致。

政治既是刚性的,又是柔性的。政治需要刚柔并济,需要以柔克刚。有时候需要坚不可摧,有时候需要所向披靡。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将政治的力量即柔力与刚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展现了中国领导群体良好的政治素养。

政治素质分党内人士政治素质和党外人士政治素质二大部分。党内人士政治素质又分为个人政治素质和群体政治素质二部分。党内人士个人政治素质是指与党的理念保持高度的一致、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要进步不要落后。党内人士群体政治素质是指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共进共退。

因此,政治家主导的政治能否领导、关注、影响、左右一切,关键在于他或他们的政治素质的高与低。

(未完待续)

(待续内容概要)

二、当政治这样对待经济时

政治是一种生产力。高素质的政治能够促进经济高素质的发展。相反,低素质的政治必将阻碍经济而使得经济低素质的发展。

三、当政治这样对待民生时 

政治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权力和权利,更是一种公权力和公权利。政治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政治力量的强大与软弱、公正义与不公不正不义。当政治让社会产生了一个所谓的权贵阶层的时候,它就是在滥用政治的公权力和公权利。当民生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重大问题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时,它就是在践踏政治的公权力和公权利。

四、当政治家这样对待金权色时

政治是一种魅力。素质高的政客的政治素质必然高过素质低的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