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才…等语句的思维特征分析
廖仁平
关键词:思维 线性思维 系统思维 常用语
提 要:从社会系统协同角度出发简要分析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多因素概率性影响原理。
在人类语言中,有这样一些常见语句如:只有…才…、如果…就…、没有…就…、一旦…就…、不是…就是…等,它们反应出人类的一个共同思维特征就是绝对化、单向化。
这种绝对化单向化简单思维是人类文明早期(或现阶段普通智商人群)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们当然也有大量生活证据证明它们的合理性,特别是当事物发展处于某种特定临界态时,的确存在着大量事实可以证明:一当某一关键要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现时,事物就必然会向特定方向发展。但就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所发生的必然性事件中,也存在着许多人们尚不清楚的其它协同因素。只不过因为人们的感觉或注意点不同而让人们忽视了。
模拟例子之山林大火:干旱少雨、秋燥高温、且多枯枝的山林,这些已经存在着的客观事实,奠定了“一旦某人不小心乱扔烟头点燃了一处枯草,就必然引起整个山林大火。”这个语句的真理性。但稍为多分析一下就会知道,当山林大火真的发生后,人们总是倾向于将责任归于那个不小心乱扔烟头者,似乎没有了这个乱扔烟头的人,山林大火就不可能发生一样。
将以上模拟例子移植到政治革命的形成中,当各种变革的力量已经充分存在时,只要有一位英雄(或一个政治组织)能在适当的时候带头发起一种能代表广大民心的行动或号召,就一定会引起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当革命运动成功后,人们在追忆历史时,一般地也比较倾向于将革命成功的功劳更多地归于那位英雄(或某个政治组织)的行动或号召。人类这种简单思维就是类似语句“没有某英雄(或某个政治组织)就没有革命的成功。”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山林大火中,干旱少雨、秋燥高温、且多枯枝的山林,这些已经存在着的客观事实才是其山林大火的最根本原因,而那个乱扔烟头的行为只不过是山林大火多种原因中的一个(此权称火种吧),且火种远不止烟头一种,雷电、高压电火花、殒石流星、自燃现象等都可以成为火种。
在政治革命中,已经客观存在的各种革命条件才是革命成功的最根本因素,某英雄(或某个政治组织)的号召或行动可以看作为是一种革命的火种吧,如果说不同的革命主张就是不同的火种源的话,革命兴起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革命成功的结果也可以是多样化的,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说明某一客观存在的系统状态必然会且只会导致另一后续的系统状态,因为系统的发展不是唯一方向而是多向分叉且还是非单调非线性的,系统的后续态有很多种,每一种都存在着一种概率可能性,到底最终系统会演化成什么样子,取决于各方面因素的系统性博弈与协同。
当人们明白了系统演化的多向分叉、非单调非线性性后,只有…才…、如果…就…、没有…就…、一旦…就…、不是…就是…等绝对化单向化的思维就显得不全面不客观了。这些语句的真理性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相对成立。普遍情况是任何一种因素都只能概率性地影响系统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