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在“打工”吗?


    原创:杨林

 

职场里,我们应该都曾听到过同事之间这样的对话,“大家都是打工的,何必这么认真呢?”

而如果你正是“这么认真”的那个人,也许你还会因此受到排挤;

但如果你不是“这么认真”的那个人,你也同意“不就是打工么,不用那么认真”的话,不知你目前的职业发展状态如何?你若已保有这样的价值观,并已在职场“打拼”了数年,如今的你对自己目前的现状满意吗?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

有些人做什么事情都认真,有些人做每一件事情都不认真;

有些人能将别人交给他的每一件事情做的很好;

有些人没有一件事情能做好;

有些人有清晰的人生目标,

有些人一生都没有目标。

而拥有以上不同行为方式的人,是因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差异,使他们在多年以后有着天壤之别。

查尔斯·齐瓦勃出生于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小山村,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被迫做了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从未放弃过寻找机遇的可能。

三年后,他终于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25岁那年,他就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凭借超常的工作热情和管理才能,数年后,齐瓦勃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后来,齐瓦勃终于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创下了非凡的业绩。

在对年轻人描述自己的成功秘诀时,齐瓦勃这样说道:

每谋得一个职位,我从不把薪水的多少视为最重要的因素,我最关心的是新的职位与过去的职位相比是否有前途和希望更为远大。

在我第一年来到建筑工地时,我就有了在同事中成为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我的同事正在为工作辛苦、薪水低廉而抱怨的时候,我则在努力学习建筑知识。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得以迅速提升为技师。

我不光是为了老板在打工,也不是为了单纯的一份俸禄,而是为了我自己的理想在努力。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获得机遇!

“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这是当年一贫如洗的马夫,齐瓦勃的价值观。

现实中,在我们的职场里,充斥着相当数量“不能吃亏”的人,他们叫嚷着,“老板给多少钱,我就干多少事”,“老板给我1000元,我就做1000元的事,绝对不做1100元的事”。从表面上看,这些人相当精明,精于算计,“不会上当”。但实际上,他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工作所产生的价值,仅仅只与你所得的薪水持平,甚至更差的,居然低于你的薪水,那么请问,你在企业里还有何价值?你实际上已经是企业的负债员工了,下一轮淘汰的名单里,一定有你的大名。

您呢?您还在“打工”吗?计划这样“打工”到哪一天呢?
杨林:自由职业,原创作者。兼任著名经理人培训专家常亮老师助手。
欢迎访问杨林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okok68
欢迎访问常亮老师个人网站:http://www.ceo-m.com
杨林的原创文章仅代表杨林个人观点。 
咨询公司预约课程请联系QQ971295320136812424,或电邮
网友交流请电邮联系,QQ谢绝,敬请理解。
杨林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