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不足”
最近经济思想史课堂布置的几次小组作业,大多是要求对思想史上的某个问题——概念、理论或者观念——进行思想史的梳理:理清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寻找思想史的文献支持,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此前的的其他课程学习中,同学们对唯物辩证法已经有所理解,因此在评价历代思想家的贡献和影响时,能够选取优点和缺点,贡献和不足的辩证思路展开讨论。不过,就我了解的情况而言,尚不具备充分的知识积淀和必要的历史视野的思想史初学者,在进行历史评价的时候,无论批评还是褒扬,肯定还是否定,都会出现角度选择和尺度把握的问题。尤其是在分析评价前辈思想家思想和理论成就的“缺点”和“不足”时,暴露的问题会更多一些。
“企业家收入的性质——从坎蒂隆说起”是我课堂的一个经典作业,以往好几届都做过,效果也不错。我的具体要求是按照从“坎蒂隆——萨伊——熊彼特——奈特——哈特”的发展线索,理解思想家们对企业家职能及企业家收入性质的分析,分析思想或者理论发展的线索,并对发展过程进行适当的抽象总结。在评价各个时期思想家的贡献时,大家都会谈到贡献和不足两个方面。积极方面的贡献评价大多可以接受,但消极方面的“不足”经常存在一些认识的偏差。
对坎蒂隆的企业家及企业家收入性质理论进行评价时,大家都会提到以下不足:1,坎蒂隆将冒险家等同于企业家,未找到企业家的实质;2,坎蒂隆的企业家理论未在企业的框架下讨论,未将资本家与企业家分开。坎蒂隆的理论确实存在这些“不足”,他确实将冒险家等同于企业家,而且确实没有将企业家和资本家分开。不过,这两个方面又确实不是什么“缺点”或“不足”。其一,坎蒂隆没有将企业家与冒险家分开,甚至他将乞丐与小偷都叫做企业家,因为从行为的角度看,他们都是风险承担者,从收入性质看,他们的收入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坎蒂隆将企业家与乞丐和小偷混为一谈,恰恰抓住了企业家行为及收入性质的特征,这种认识体现了他高超的洞察力,这不是缺点而是优点。其二,就坎蒂隆所处的十八世纪初期的历史而言,商品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达到要素市场独立化的程度,职业经理阶层还没有出现,企业家和资本家职能的重叠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对于时代发展的局限,我们不能对思想家提出苛刻的要求。
对于“经济人假设的渊源和发展”这个作业,我的要求是进行一个从“古典经济学(斯密、边沁、小穆勒)——新古典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梳理,理解经济人假设两个构成要素的理论发展进程,分析经济人假设对于经济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意义,检视经济人假设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评价。在评价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时,学习小组提出存在以下几个不足: 1,没有把自利假设推论到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上,从而没有对生产者行为与消费者行为作出统一的解释;2,没有区分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平均收入和边际收入,从而无法清晰阐述利润最大化;3,没有清楚界定效用最大化及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对于了解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人来说,以上几个方面是新古典经济学也是现代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设的重要构建要素,是这些要素使经济人假设达到了形式化的完成形态。有了这些东西,当然就不存在“缺点”或“不足”了。但是,对古典经济学提出这样的要求却是苛刻而不现实的,从而也是不公正的。科学的发展具有累积和渐进的特点,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家都只能在自己时代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及学科理论及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认识,形成自己的发展和贡献。我们以现代经济学作为标准来衡量,前人的成就自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不足。我们以现在的眼光往后看,道路当然是清楚的,我们已经知道应该这样走而不是那样走。但是,对于历史上的探索者而言,之所以是探索,就因为前景尚不明确而清楚;可能面临多种选择,而每一种选择都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以现在的标准要求前人,“客观”地指出前人的缺点和不足,其实既不客观也不公正。况且,如果前人已经解决了我们现在所意识到的他们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古典经济学已经构建了消费者行为理论,已经有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条件的证明,那么,新古典经济学还能做什么呢?我们今天又能做什么呢?
思想或者理论是在批判和继承中发展的。对前人的思想和理论进行批判,既是对前人思考成果的检验,也可以形成对未来的展望,奠定未来发展的根基;由此,批判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怀疑和批评是进步的台阶,指出前人的缺点和不足,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弥补,从而深化和扩展前人的贡献。但是,怀疑和批评是有条件的。研究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需要进行过一定的专业训练,需要在观念和方法上有牢固而稳定的基础。否则,怀疑和批评可能会流于浅薄和轻慢,成为无的放矢甚至成为一种知识上的僭妄。因此我通常主张对前辈思想家的评价要慎言“不足”,至少是,在怀疑之前首先要理解,在批评之前首先要包容。慎言“不足”不是盲信,而是尊重历史和尊重知识发展规律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主张对前人的评价要慎言“不足”,不仅是强调客观和实事求是,强调基于历史和知识发展的客观性和现实性,也是在强调我们对于知识和知识构建者的公正态度。对待知识及知识的发展,我们需要保持某种程度的敬畏;对待思想史前辈的努力,对待知识构建者的探索,我们也需要保持敬意。我们今天所继承和发展的一切,形成我们今天学科基础的那些东西,都是前人艰苦探索的结果。我们是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延续科学的探索的,前人的贡献是我们进步的基础。谦逊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美德,也是我们得以实现知识进步的条件和动力。对初学者来说,少一点张扬,多一点内敛,少一点自负,多一点敬畏,本来就应该是对待知识及知识发展的基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