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妙的空间
喻建国
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早在去年五一之前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它是世博会的配套工程,从几位亲戚那儿早就听说了那里的景观非常诱人,但是他们告诉我的地名却没一个是对的,因此我在网上查出来的地方全部不是真正我要去的地方,两次扑假,甚为懊恼。今天是第三次往扑,是按徐汇绿地的地名往扑的。
从地铁7号线船厂路14号出口处出来,沿龙华中路往东走到船厂路,再沿船厂路往南,步行约两公里,就看见了一片绿草地足足有两三个足球场那么大,绿草地的南尽头是龙腾大道,大道南伸跨河与龙恒路相接,跨河桥即全长345米的龙华港桥,主桥长165米,采用桥梁界首创的双层桥面连续钢桁梁结构,上层桥面为机动车道,下层桥面为非机动车和人行通道,桥下为休闲广场。大道北伸与瑞宁路相接。整个地块就是徐汇滨江地区,它的总面积达到7.4平方公里,北起日晖港,南至徐浦大桥,东临黄浦江。
当我和妻两人步行走到休闲步道及滨水平台时,已经十分疲乏,在举目无人时正巧有一对老夫妇走来,我上前搭讪:“你们从哪里过来?” “乘七号线到船厂路站出来,走到这里,好长的路哦,累死了!”
在休闲步道上和滨水平台上信步,隔江可望世博会场馆的建筑,中国馆和沙特馆是我和妻非常熟悉的场馆,我们在这里能够遥望到它们的美丽身姿。有一段黄浦江的水面浦东和浦西相隔得非常近,如果跃入江中,我似乎几下就能划到对岸。卢浦大桥像一泓白色的彩虹架在黄浦江上,气势非常宏伟。江面上的运输船舶来往如梭,船舶的漆面都比较新,看上去也挺美的。
在休闲步道上和滨水平台近旁,有休闲自行车道,还有预留的有轨电车车道。一路行来,花圃的花色斑斓诱人,更有可人的芦苇,芦苇在荒凉的河岸旁是一种凄凉的写照,可是在这里它却是一种雍容华贵的扑朔迷离,特别是那芦苇花,更是惹人爱煞。走过几十米,会有点点工业历史的遗存像苍老的老人在向你叙说着往昔上海工业与运输业的发展故事。
目前的滨江景观大道抬升到江面上6.5米的高度,驱车可览沿江景色,英国的Corniche理念在这里被演绎得惟妙惟肖,可以和亚洲第一弯的上海外滩媲美。
宛若巨型毛笔的海事瞭望塔似乎正在运笔如神般疾书“上海腾跃”,北票巨型码头塔吊在这里介绍着他的兄弟们在洋山深水码头再创辉煌,煤炭传输带无声地叙说着早年的忙碌和艰辛,南浦站货运仓库介绍着当年这里的物流匆匆。 一列由燃气机车头拖带的客车停在秋日的阳光下,妻在车前和车后仔细端详,就像是要在客车上读出曾经乘坐的历史。水泥厂预均库在这里也留下了它的足迹,发展离不开建筑,建筑离不开水泥。开放空间的道路之间由三排梧桐树和一排银杏树组成绿化分隔带,大片的绿地中点缀着樱花、桃花、玉兰、香樟、红枫等几百种树木花草。
我和妻在这里徜徉了近两个小时,妻曾经小坐过两次,我是一次也没有落座,因为站着可以看个够。三点半钟,我们踏上归程,此时,一批批驾车来游的人开始投入了这个公共开放空间,从他们谈到此地的地名时,几乎没有一位是讲对的,怪不得向我们介绍的亲戚也没有讲对这里的名称。这里的名称既时尚又科学,如果你也想去游览,请记住它叫“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