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两少年步行2000公里到惠州找"高薪"工作


贵州两少年步行2000公里到惠州找"高薪"工作

2011年11月11日07:49南方网罗煜明陈伟斌我要评论(1632)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贵州两少年步行2000公里到惠州找'高薪'工作

15岁的小春徒步数月到惠州,足底也显得比常人要平。

从8月16日开始,15岁的贵州少年小春和13岁的表弟小志,背着锅碗从家乡出发一路南下,徒步行走2个月近2000公里,穿过贵州、广西,于10月17日抵达广东惠州博罗县,并很快找到了他们渴望的月薪过千的“高薪”工作。不过目前13岁的小志已经返家,小春仍在一家小厂打工,没有身份证的他说很担心政府进厂查童工。日前,小春向南方都市报记者讲述了他们的徒步找工路。

缘起家穷辍学惦记“高薪”

小春目前在博罗石湾镇一家制作耳塞夹子的私人小厂里上班,他的家乡贵州大方县大方镇地处山区。他说,苗寨里许多家庭由于贫穷,孩子一到12岁就会和同乡外出打工。小春的姐姐和妹妹12岁时也都出门打工。小春读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患了“脑病”家里急用钱,所以他就不读了。这次和他同来的表弟小志稍好一点,读到小学五年级辍学。

2008年,小春12岁的时候曾经和老乡去到广东河源一家菜场帮人种菜,月薪500元,后来菜场倒闭他只好回了家。去年,小春曾在博罗石湾镇一家作坊打工,月薪1200元,这样的“高薪”让小春念念不忘。今年农历七月十四,过完苗族甚为隆重的“鬼节”,和患病的父亲吃完一顿难得有肉的晚餐后,小春开始寻思再次出门打工。

出发到贵州花光65元钱

8月16日,小春带着65元找到13岁的表弟小志,两人商量一番后决定向着博罗进发。他们背着一口锅和一些大米,步行数小时抵达圩镇,花6元钱坐车到县城。在县城,两人花9元钱各吃了一碗米粉。

看着身上仅剩的50块钱,小春和小志决定今后不再坐车,而且要自己做饭。于是夜里他们就睡在公路边、桥洞下和草地上,饿了,他们就架起锅头生火做饭,大米吃完了,就到路边挖野菜。到达贵州都匀时,他们花掉身上最后的24元钱,买了一些米。

让小春烦恼的是,小志不时感到害怕,他只得安慰表弟说:“到了广东就好了。”小春所说的“到了广东就好”,是指他2010年在惠州博罗石湾镇的一家小作坊里打工,拿过3个月月薪1200元的酬劳。今年,他的母亲也在那个作坊里打工。

转机好人赠车票到东莞

小春说,9月26日他们抵达广西来宾市后,阴雨整整持续了11天,他们找到一个叫做盘古庙的祠堂住了下来。一遇雨停他们就到附近的甘蔗地里掰甘蔗充饥。

10月6日,大雨方歇后小春和小志毅然重新启程,但却搞错了方向,于10月12日向北走到了广西贵港覃塘镇。望着广袤无边的甘蔗地,每天嚼甘蔗的小春和小志很绝望。

10月15日,苦捱不住的两人决定走进覃塘镇镇街吃点能填肚子的东西。在一家超市前站了许久,他们被一名30多岁的男子注意到了。

听了他们的故事之后,这个名叫黄明的男子带他们到一家小餐馆吃了一顿,当晚还给他们住进了一间旅店。10月16日早上,黄明将两张当天下午发往东莞石龙的车票送到了小春和小志手中,临走前还给了两人65元。

10月17日凌晨2点,小春和小志抵达石龙车站,但他们没有花钱再坐车,而是徒步跑向了博罗石湾镇,因为路途中日思夜想的打工目的地已经近在眼前。

对话

“看着路牌就不会迷路”

南方都市报:你就不怕迷路吗?

小春:我去年坐车来石湾打过工,大概记得怎么走,看着路牌就不会迷路。

南方都市报:一路上有什么难忘的事?

小春:在广西南丹,有个阿姨给了我们15块钱,在柳州有几个人给我们买泡面,还有那个帮我们买票的黄明,我都不会忘记他们。

现状

辞工结得1008元1000元给母亲

小春说,到石湾和母亲王正芬会合后的第二天,他很快进了一家私人电子小作坊做工,月薪1500元。3天后,小志也找到了工作,同样是一个私人小厂,一个月也有1000多元收入。

不过小春的工作并没有做太久。10月5日,为了给母亲凑钱回家参加姐姐小孩的“剃胎头”(苗族习俗,婴儿满月后请有威望的老人剃头发)仪式,他辞工结得1008元工钱,给了母亲1000元。

11月6日,王正芬带着小志启程回贵州,而小春则陷入了失业状态。他找到了此前认识的工友30多岁的河南人老杜,租住在一间10多平方米砖房的老杜给小春让出了半张床。

11月9日,老杜帮小春在一家河南老乡开办的私人小厂里找到了月薪1500元的工作。小春说,他对这个工作很满意,打算领工资后寄钱回家给爸爸治病。

不过,没有身份证的小春很担心政府进厂查童工。他和老板约定,一旦有政府去查童工,就给他放几天假躲藏。他说,等到16岁就回家办身份证。

插曲

因生火做饭差点被遣返

9月21日中午,小春和小志在广西柳州铜鼓岭水库边上的一处坟地上生了一堆火,想用从菜市捡来的东西好好煮一顿饭。没料到,守山人看到后立即报警。警方随后赶往将两人带到派出所问话,并于当日将他们送往救助站。在救助站里,工作人员说可以帮助他们回家,但小春只有一个要求:“能不能送我们去广东”。

由于无法联系上小春在博罗的母亲,救助站没有答应两人的要求。当日傍晚,接过工作人员送的4盒泡面,表兄弟俩又继续上路了。

采写:记者罗煜明

摄影:记者陈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