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钻战略就是在消费者文化中找到消费者最值得追求的东西。
苹果的营销不同于可口可乐、宝洁的经典营销,实施的既不是蓝海战略,也不是竞争战略,而是金钻战略,以奢侈品的理念运作大众市场,创造了在大面积市场实现高利润的奇迹。
市场迷宫纷繁复杂,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消费者心智中的采购标准。消费者心智中的采购标准是分级的,我们把消费者能长期采购、大量采购、高价采购而我们的供应成本又不高的一级算作最高级,也就是金钻级。谁能掌握操控消费者金钻级的采购标准,谁就走上了低成本高价值营销之路。
重新定义消费者,拉高消费者
苹果用软刀子,划分出极其有利的市场地位,从而扩大了无限的消费群和产品利润空间,与其他商家拉开了距离。
金钻战略理论认为,市场不能为细分而细分,细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消费力,更不是把市场分细。
乔布斯在多次演讲中说,那些花钱买我们电脑的人思考方式与别人是不同的。购买苹果电脑的人都富于创新精神,代表了这个世界上的创新精神,他们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的人,他们的工作就是时刻准备着改变世界,他们会用一切可能的工具来实现它。我们为这种类型的人制造工具……
金钻战略认为,细分不是分小。通过聚焦精神和价值观,把不同层次看似不同领域的消费者变成自己的高端客户。
苹果不再将目标人群分成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去分析其性格特点、消费特性,而是将这一切搅浑,只分为追求生活品质、个性展示的张扬派,和追求功能性价比的务实者,并为前者提供最大的价值支持,这些人最希望通过炫耀自己的爱机获得更多的价值肯定。
苹果看似不懂市场细分,其实,通过定义性划分,扩大了无限的消费群。
重新定义产品,拉高产品
苹果对完美产品进行了新的诠释。如果不能把产品功能做到极致,苹果情愿砍掉这项功能。
找到消费者最值得追求的东西,进行“前端产品”的创新、创造,消费者自然一往情深。
苹果iPhone 4 “前端产品”的创新、创造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技术、研发的创新与创造,二是“工业设计”的创新与创造(“工业设计”成就了欧美、日韩的工(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业经济)。而这两个创新与创造中,前一个只有非常少的中国企业在践行(如华为);后一个则是少得可怜的企业在做(如美的、海尔、联想),许多企业根本没有“工业设计”的思想与意识。苹果iPhone 4及苹果其他产品,乃至网络上流传的苹果跨界“iMove”汽车,其“工业设计”的创新与创造水平,均让世界消费者折服且赞叹不已。
有人将苹果iPhone 4“前端产品”比喻为“火车头”,这再恰当不过,所以,苹果iPhone 4这个“前端产品”是消费者最值得追求的东西,即使卖到一部5000~6000元的价格(暴利),全世界消费者依然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
金钻战略认为,厂家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市场份额,而应重新定义自己的产品,拓展自己的“商业空间”。在拓展3G“商业空间”中,赢得自己的市场份额。
苹果将产品变为标志和符号。苹果从来就不是完美的产品,在第一代 iPhone 发布时,没有拷贝粘贴,没有多任务运行能力,也不开放给第三方软件开发者,但是,“革命”、“颠覆”、“创新”这些词被屡屡冠于苹果产品之上。苹果把产品作为苹果价值观的载体,事实上,今天的商业竞争,已经从产品之间的竞争、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延伸到企业外部的社会生活中,演化为生活方式之间的竞争。
卖新生活方式,实现战略落地
苹果更胜一筹的是,把自己划分为创新的领跑者。当乔布斯推出iPhone手机时,他大声宣布:“今天,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
金钻战略认为,任何一项服务,都是消费者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从消费者生活方式角度发现价值,而不单单从产品功能上发现价值。
在许多方面,苹果看似不迎合消费者。其实,这比迎合消费群更胜一筹。
在这个品牌制胜的时代,要在众多优秀的品牌中脱颖而出,仅靠功能特性已经远远不够,要赋予品牌更多人性化的因素,才能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苹果与其说是卖产品,不如说是卖新生活方式,以代表新生活方式的产品招徕消费者,将“志同道合”者聚集在一起。这是一群巅“疯”状态的人,与苹果与乔布斯共鸣共振,威力惊人。
金钻战略认为,不在于你有什么,而在于消费者重视哪些传播,传播什么消费者才能追逐你。
实际上,从产品发明上 ,相对于索尼、诺基亚、惠普等品牌,苹果的产品可谓少得可怜,iPod推出时甚至只有一种颜色,但苹果坚信,现在这个最好。苹果在推销一种价值观,企业将别人的需要变成别人爱的东西;从科学变成了美学。
传统营销追逐消费者,一直以来,苹果在创造被追逐。
引导生活方式消费,创造市场势能
苹果通过对客户生活的把握,比其他厂商多发现了一些消费者的消费秘密。
金钻战略认为,让产品嵌入生活方式,将客户引导到生活方式消费,市场就有超乎想象的空间。
当前的消费特征正从消费群对单一产品功能的使用逐渐向消费模式演变,已从产品的特色消费,演化到生活方式消费。借助品牌进化催生、引导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使产品“主动”走入千家万户。
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先进,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让产品遍地开花;通过形式创新,标新立异,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开发一种新产品,赋予一种新功能,从而占有一个细分市场……这一切旧有的手段在日新月异、物质丰富得过剩、个人消费主张日益抬头的今天已作用不大,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单一产品等传统因素独领风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从物质到精神、从体验到文化、从行为到生活,日益缤纷的生活方式正在不易察觉地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干预、影响甚或左右着企业的经营活动。
如同劳斯莱斯、福特野马、宝马、奔驰一样,iPhone利用创造、引导或影响消费群的生活方式而大获成功,其成功离不开对社会、生活、消费群、文化演变等的深入观察与解析;离不开深入参与、干预、影响并引导消费群甚或普通大众的“生活方式”。
在3G终端营销中,许多厂商在努力提高市场适应力。只有苹果在做市场势能,苹果和乔布斯,高傲且强势,他高高吊起人们的胃口,却不急于满足。你有3G吗?苹果善于搞限量版,没有限量,就没有奢侈品,限量版大大提高了苹果的市场势能。让人追逐的苹果式的巅“疯”品牌,体现了人性特质,并将这种特质发挥到极致,成为消费者高高举起的符号,市场势能比市场适应力更重要。苹果通过对客户生活的把握,比其他厂商多发现了一些消费者的消费秘密,超越了纯粹的产品层面,通过对iPhone的另类演绎,3G手机已经不再是通信产品的概念,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生活方式的出现,这不正是品牌营销追求的至高境界吗?
金钻战略:苹果的软实力
评论
编辑推荐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