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国庆的长假,这两天阅读了台湾的江才健写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的大陆版,书名是杨振宁的儿时伙伴、著名艺术家熊秉明题写的。书中收录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多数照片在杨振宁1987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读书教学40年》中都有。其实我在1984年在复旦大学的讲座现场,杨振宁曾经把这些照片做成了幻灯片现场播放过,我印象很深。不过这本书还是有一些家庭的照片未曾公开发表过(特别是与杜致礼晚年的照片)。我见到过杨振宁教授两次,听了他两次讲座。世界公认,杨振宁教授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艺术大师熊秉明说,杨振宁的物理学已经拓展到形而上学,包含了诗和美。我对杨振宁教授印象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是一个精彩的人。
对我而言,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不再新鲜。但还是有一些个别的地方对于理解杨振宁是有价值的。比如,2002年清华大学为杨振宁80华诞举行的庆祝研讨会以及出席会议的嘉宾名单;2004年杨振宁给朋友发出的宣布与翁帆订婚的电子邮件。除此之外,任何写道与李政道的关系纷争的文字也都是夺人眼球的。书中提到的一个情节还是让我很吃惊。在宇称不守恒50周年的纪念会上,杨、李均出席。杨在发表演讲中说到,在我和李写完宇称不守恒的论文后,也不认为宇称一定是不守恒的,于是我们转向了统计物理。这时候李在现场马上大喊“这是你的想法!”。杨没有理会,继续演讲。杨随后放出一张幻灯片,是他们完成宇称不守恒论文之后的某期《今日物理》的封面,上面显示有李写的多半是统计物理的笔记。看到这个照片,李又在现场大喊“这是我的,与你无关”。为什么会这样?在我读了这本书中最后附上的杨振宁写给吴大猷师的亲笔信之后,才隐隐约约明白个中缘由。杨振宁在这封信中专门谈到了他与李政道的决裂以及李政道如何掩盖其心中的恐惧的。他给出了诸多证据。实际上这些文字曾经出现在杨振宁回应《李政道传》中有关李杨关系的一篇文章中。无论如何,这封信很重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我在书房里找到了我收藏的关于杨振宁的多本书籍:两本他人撰写的传记,一本演讲集,一本简略的自传,还有一本前几年由翁帆编辑的《曙光集》放在了我的办公室。
又读了杨振宁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