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夏文辉)欧盟峰会27日达成重要框架性共识,有利于各成员国合力应对欧债危机。欧洲经济的回稳与发展对世界经济有利。中国乐见欧洲团结协作解决债务问题,并愿与包括欧洲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协同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
欧盟是全球重要经济力量,中方希望与欧盟深化双边合作,在贸易、投资、科技、金融等领域扩大协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欧合作面临历史机遇。一方面,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向纵深扩展,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经济低迷,债务问题严峻,新兴经济体也面临通胀加剧、贸易不畅等问题,中欧双方加强合作才能克服困难。另一方面,双方合作互补性和互惠性很强。面对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和谐发展,欧洲以科技进步和促进增长为主旨的“欧洲2020战略”,为双方提升合作提供了广阔前景。
近期欧盟一体化进程严重受阻,《里斯本条约》生效不久就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为欧盟经济再添障碍;受制于一体化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各成员国不平衡发展和全球经济低迷,欧盟将继续面临挑战。
在欧元区国家发生困难时,中国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中方传递了重要信息,即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对欧元抱有信心,相信欧洲能够渡过欧债危机,愿意同欧洲加强合作。
当前形势下,中欧更需以战略眼光审视和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努力在应对危机中寻求合作的机会,不仅在双方既有合作区域,更在受到掣肘和更富潜力的领域推进中欧合作。
比如在投资方面,欧盟是中国第三大投资来源地。欧洲企业对华投资不断拓宽,中国对欧投资不仅发展迅速,而且逐步涉及诸如欧洲港口、汽车制造、交通等大型项目的投资。但因为政策、机制和观念限制,中国对欧投资还有待“疏堵”。
再比如经贸合作,中国巨大的市场和一些领域的贸易和投资潜力,以及欧盟在高新技术、新能源、制造业、医药、化工等领域的优势,都为双方提供巨大商机。但市场、关税、技术方面的障碍和摩擦,影响了中欧的贸易“流量”。
另外,在对华高技术产品限制、军售禁令以及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上,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欧盟领导人认识到问题,也在进行讨论,但仍顾虑很多,步子太慢。
从全球层面看,面对欧债危机等经济、金融挑战,国际社会需要携手应对。就欧盟而言,有效落实应对危机的全面共识,促进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欧洲,也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发展。对欧盟应对债务危机,中方始终表示有信心,并支持欧盟采取的积极措施,也多次表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继续加大对欧洲的投资。
着眼中欧关系长远,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作用,首先发展好中国的社会经济,将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努力担当,同欧方加强协调与合作,夯实中欧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复苏。
以战略眼光共拓中欧关系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