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有一个担心:我们在提倡一种东西的时候,很容易被理解为放弃另一种东西。商业思维,我觉得一个最重要的思维,也可以叫一句口号是“灰色是美好的”。就是在白和黑之间有一大片广阔的过渡地带,这种就是白和黑之间的东西。我们一说现在快不行,其实慢也是不对。
我要说的是,你要选择一种方法的时候,很容易被一种方法所绑架,你选择一种战略的时候,最终你是怎么上去的,有可能就是怎么下去的,这个战略可能会变成一种遗产,也可能变成一种重负。很多公司,不管是戴尔也好,还是英特尔也好,曾经那么辉煌的公司,但今天陷入困境,它的逻辑是一样的。所以快和慢,要用事实的选择,在某一个时间,你要认识到它的阶段性。它是一个战术性的,还是一个永久性的。实际上,世界上没有永久性的东西。
一个企业也是这样。你过了那个时间点,就没有任何生存的空间,那么“快”就决定了命运。但有时候一些战术性的东西、阶段性的东西,会逐渐变成某种习惯,有时候会成一种瘾头,上瘾,或者说生活、工作、经营管理的风格,最后会单一化。
我们中国必须选择“快”,在前30年里,可以说这是一种必然选择。但是逐渐地,它形成了一种对“快”的依赖性,就像抽烟、吃辣椒、吸毒,最后都形成一种成瘾性依赖。
不管是生活也好,工作也好,还是我们的生命也好,背后都是由一种看不见的旋律、一种节奏来支撑着的。我们的心脏、我们的呼吸,一定是跟某种节奏相关的,一旦这个节奏、这个旋律出问题的时候,这个生命体就会出问题。谱,就是旋律,就是节奏,当一个生命不太靠谱的时候,它就会出问题。个人行为里,非常盲目的时候,就没有节奏、没有旋律,那就叫不靠谱,最后肯定会出大问题。
相对来说,传统的行业速度会慢一些,互联网这种技术爆炸型的行业应该是快一些,这只是笼而统之地讲。其实有些传统行业,它的增长速度要超过互联网企业。
对于快慢,最重要的是可靠,你要耐心地体会节奏和旋律。如果这个节奏和旋律把握不住,你只能是被裹挟,只能是“陪太子读书”,你不知道这个行业隐秘的舞曲是什么旋律。
很多时候,快的界面和快的底层代码,这是两码事。同样一个应用软件,同样一个操作系统,安卓、苹果的iOS和诺基亚的塞班,它们的快和慢,最后只表现在界面上。但真正决定它的快和慢的,是那些底层代码写得完美不完美。如果这个底层代码写得非常、非常臃肿,你想快都快不起来。我们的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个任务,达到一个目标,这是谁都希望做到的。界面不重要,关键是底层的代码,你的品质决定了你的速度。
企业品质决定速度
评论
编辑推荐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