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房价狂降2千 购房者仍不买账


  重庆房价狂降2千  购房者仍不买账



  一周成交区域占比构成图(数据来源:重庆网上房地产)



  上周成交均价为5890元/㎡,环比前周下降2033元/㎡,跌幅25.66%。

  媒体报道,据领域机构统计,上周(10月3日—10月9日)重庆主城区共成交商品房1784套,较前一周减少2092套,环比下降53.97%;成交建筑面积16.7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2.09%。国庆十一黄金周与前一周相比,建面成交均价直接每平狂降2033元,跌幅25.66%。这是近八周以来第二次出现下降,且与9月初的降价幅度相比,显而易见远远超过其降价力度。

  信贷政策和持续的调控限制和改变了消费预期。信贷政策从紧,首套房利率都要上浮,部分刚需因此受误伤,更别说改善性需求。而持续的调控使购房者形成房价要下降的心理预期。事实上,只要房价降1成左右,成交量会有明显的上升。

  调控未松懈市场预期趋于谨慎,热销季多城市忙促销,房价下行渐成业界共识。调研结果显示,持续的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力逐渐明显,当下“限购”仍是影响各地楼市的主要因素。30个城市中,对于"限购"执行较严的城市,即使“限购”、“限贷”同时存在,其中“限购”仍为影响其市场的主因,如北京、深圳等共计21个城市。而在局部“限购”或没有“限购”的城市,“限贷”则为影响市场的主因,如沈阳、大连、长沙、昆明等8个城市。

  随着调控的深入,市场预期已趋于谨慎,对于第四季度的房价走势,大部分城市看跌。30个城市中,有22个城市的被访者认为当地房价会下跌。业内人士认为,在抑制通胀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矛盾时,维持从紧的货币政策已没有悬念,这意味着依靠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楼市扩张的时代已不再。尽管有开发商自恃2009年销售三万多个亿,2010年五万多个亿,售房款还在慢慢回,资金链还不错,面对秋寒开发商还穿着棉衣,死不了。但实际上,在房企普遍负债增加、供应量增大、购买力不足的局面下,已经有不少开发商预感到最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开始盘算调整销售策略,以回笼资金抵御寒冷。

  楼市调控趋紧,资金吃紧,不少银行已将首套房的首付上调到4成,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再上浮5%~10%。房贷的持续收紧,利率的不断上调。尽管房价下行幅度如此之大,购房者们似乎仍然不买账。有分析指出,首先,在如今楼市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各大开发商已经开始加大各自的促销力度,同一档次的楼盘价格差价已越来越小。对购房者来说,面对各种打折促销降价的纷乱信息,手中同样的钱能够选择更多的楼盘了。选择面的扩大其实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

  在这一场开发商与购房者的博弈中,如今双方都将目光聚焦在了即将举办的秋交会上,购房者期待能够在秋交会上拿到更多的折扣和优惠,这也促使了黄金周成交持续下行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房价下行已形成趋势,但目前楼市仍表现为量跌价滞,处于深度僵持阶段,在房地产商资金链尚未出现断裂的情况下,房价的全面性下调关键取决于调控政策的持续。本轮调控如果能够持续到明年,预计明确的拐点很可能出现在明年3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