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比尔.盖茨写了那本畅销一时的《未来之路》,并认为那本书里谈到的大部分设想都将会在2005年前成真。历史的车轮已经辗进了2011年,而那本书中的一些设想却还依然只有模糊的轮廓——当时曾经无比憧憬的“电子钱包”就是一例。在比尔.盖茨的设想中,电子钱包应该是一个体积不大的电子设备,可以向孩子的电子钱包里转零花钱,可以和自动售货系统连接,付款时甚至不用掏出钱包,只要从付款台附近走过就行。
这些预言终将实现,只是对时间的判断有点过于乐观。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就已经能够看到符合比尔.盖茨预言的技术,不过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全面普及开来。但是到那一天来临的时候,这种被叫做“移动支付”的技术将会改变我们的购物方式,也会改变我们延续了1000年的传统。
虽然在今天,人们在许多情况下依然依赖现金,但是钞票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开始逐渐降低。我们的钱包正在变得越来越扁,塑料制成的卡片正在取代钞票的地位,逐渐将钞票赶出历史舞台。而塑料卡片也终将会消失,它们的功能将会被其他设备取代,例如一部手机。新的移动支付手段将会把我们的账户和手机绑定在一起,安全方便而又快捷地完成一切支付,从聚餐后的AA制分账到在网上下单买本书。几乎可以确定,基于手机的新支付方式将会成为我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就在不久的未来。
而且,它还能带来更多。
当支付变成营销
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杰克.多尔西建立了一家名为Square的公司,生产一种看起来像是棒棒糖的小设备,能插进智能手机的耳机插孔里。有了它,任何一部智能手机都变成收款机,只需要将信用卡靠近它,就能完成一笔支付交易——当然,信用卡也需要支持无线读取功能才行。这种小设备完全免费,不过在每次交易中,Square都会收取3%左右的手续费。
听起来很耳熟?没错,这正是各类发卡机构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在做的事。只不过传统的读卡设备需要有线连接、需要安装,而且只能放在指定的地方;而有了Square,支付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为了方便和快捷,3%的手续费并不算很离谱。
和Square相比,“布利兹手机钱包”显得更离谱一些。这是一款运行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当你用手机转账的方式买了东西之后,你的朋友们就会接到交易的详情通知。粗看起来,这种功能好像没什么用,但是如果你需要和某个暗恋已久的对象在电影院来一次假装意外的邂逅,它就再合适不过。加利福尼亚的一家新创公司也开发了类似的产品,向人们发放免费的手机贴纸,只要贴上它,手机就能实现信用卡的功能。作为交换,你的每次购物经历都会自动发布在Facebook上。看起来很合算。
的确很合算,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商家来说都是如此。使用这种手机支付方式的时候,用户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产品的形象代言人,而在这个人们对广告已经高度免疫的年代,来自朋友亲身使用的经历,往往比明星的推荐更为有效。
那种不分对象狂轰乱炸的广告,是信息时代之前遗留的老古董;个性化而针对每个顾客独特需求的新营销方式,才是这个时代新商业的闪亮标签。现金消费固然算得上方便,但是销售数据难以跟踪,难以收集和记录;而数字化的支付方式则会帮助企业,把营销费用花在更值得的地方。
例如,零售商可以根据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表现来赠送优惠券和提供打折,而这样的消息又会通过社交网站的小世界传到更多用户的面前。商家将可以通过绑定于某个手机号码的购物记录归纳出用户的购物模式,更精确地分析产品相关性,并且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活动;银行和发卡机构则可以利用这些记录核定申请者的信用额度,从而建立起更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避免信用不良而带来的损失。
传统上,支付差不多是一项营销活动的最后一环——除了售后服务之外。但是移动支付将改变这种局面,让支付成为新营销活动的开始。商家、银行、发卡机构甚至包括电信运营商的销售策略都将因为移动支付的逐渐流行而产生变化。这正是包括手机制造商在内的相关企业们都看好这一新兴领域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采用移动支付的原因则简单得多。移动支付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而且只要有手机就够了。
只要手机就够了
传统的出门三件套——手机钱包和钥匙,分别对应了我们三方面的需求:通讯、支付和门禁。大概要不了多久,这老三样将会合成一体,全部集成到手机当中。
非接触式的门禁已经广泛应用,而在移动支付的帮助下,钱包最终也许会变成可有可无之物。现金和各类卡片所代表的金额,最终将会变成一串1和0的字串,通过无所不在的有线网络和电磁波传递,安全性甚至超过以往。这就是移动支付的目标:通过移动设备,实现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支付功能。
严格来说,手机支付只是移动支付的一部分。更广义的移动支付,包括了PDA和便携计算机等可随身携带的设备,使用它们付款的过程都算是移动支付。只不过PDA和手机正在合二为一,便携计算机上的支付过程和台式机并无二致;而最重要的是,没有别的设备能够像手机一样,已经成为现代人须臾不可离身的、宛如共生般的生活伴侣。人们现在对移动支付的注意力,几乎已经全部放在了手机上。
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已经可以用短消息的方式购买新闻、图片,以及其他虚拟物品了。这种方式操作复杂,市场不大,只能算是移动支付的石器时代。当时这种商务模式的核心是电信运营商,能够购买的产品种类十分有限。随着诸多银行纷纷和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自己的短信银行服务,银行开始逐渐加入这场游戏,成为移动支付的主要参与者,让用户可以以手机号码绑定银行账号的方式支付。它依然不算方便,人们还是喜欢现金和信用卡:更简单、更直观,而且在心理上,它更安全。
在3G大网终于拉开之后,手机终于开始部分取代计算机的角色,访问网络的速度即使和固定网络相比,也有得一拼。过去由台式机专享的网络支付也终于能够在手机上流畅地运行,支付宝这类第三方支付平台纷纷推出的手机版,也让手机在支付中的作用不下于传统网络支付。虽然从本质上看,这种移动支付方式和固定网络的支付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它的确让人们渐渐熟悉,在手机的方寸键盘之间,支付并非困难而遥不可及的梦想。
不过,网络支付只占了日常支付中很小的比例。公共交通、超市、书店,这些才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打交道更多的地方。这些小额且频繁的支付占据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时间,等待排在前面的人翻找零钱的体验更是足以让人发狂。如果能够让手机直接完成交易,岂不是很方便?
手机总会在手边,比找零钱方便许多。而且,商家也会更欢迎这种方式,因为它们能够让队伍行进得更快一些——这也意味着更少的差错、更快的服务,以及更高的顾客满意度。所有人,包括打算分一杯羹的电信运营商和手机生产商,都开始被移动支付的新技术所吸引,特别是这种日常生活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新方式——现场支付,市场的反应相当令人满意。
2004年,日本的NTT DoCoMo推出了一项名为Osaifu-Keltai的移动钱包业务,第二年又推出了i-mode FeliCa芯片和非接触式支付业务,三年内用户数就超过了4500万人。2006年,维萨和万事达等发卡机构推出了非接触式支付系统,将韩国零售业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纳入其中,维萨还与数家发卡行以及电信公司合作,为韩国用户提供手机支付公交服务。现在,在日韩、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刷手机”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事情。
【链接】DoCoMo的移动支付秘诀
如果说日本是亚洲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那么NTT DoCoMo则是最成功的运营商。
DoCoMo采用了FeliCa芯片技术,该技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安全性比较高、数据传输比较快、操作比较简单,并且可以减少设备的成本,在低成本下带来高额利润。在FeliCa芯片技术下,DoCoMo选择了适合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品牌“Osaifu-Keltai(手机钱包)”,该品牌下又详细划分了三个子业务:手机钱包业务、ID借记卡业务、DCMX信用卡业务。为了保证移动支付业务交易过程的安全性,DoCoMo规定任何消费达到1万日元必须输入密码,如果用户不小心把手机丢了,可以及时告知DoCoMo锁定业务。另外,手机上有指纹和面部识别技术,用户可以输入自己的相关信息,如果在使用时信息不符合,DoCoMo也会及时锁定业务。
为了推广移动支付业务,NTT DoCoMo还积极鼓励商家参与,对移动支付业务产业链的有效控制算得上是NTT DoCoMo推广移动支付成功最为核心的因素。该公司通过注资、控股、产业联盟等方式掌控产业链,先是购买了三井金融集团34%的股份,又收购瑞德银行,把手机钱包与信用卡捆绑在一起,随后又购买商家Lawson2%的股份,推出移动信用卡,进入消费领域。这些措施有效地调动了银行和商家的积极性,很好地协调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
到2008年,已经有73%的用户持有FeliCa手机,移动支付用户占移动用户的16%,并且大约60%的用户每周至少会使用一次支付功能,DoCoMo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
早在2002年下半年,中国移动就在广东尝试开展了移动支付业务。2003年,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合作,在北京成立了联动优势科技公司,专攻移动支付领域。各路银行、发卡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纷纷加入,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移动支付已经能够看到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上半年,全国手机支付用户超过1920万户,交易量6268.5万笔,支付总金额达到170.4亿元;而2010年上半年,支付总金额突破了230亿元。
虽然在我国7亿手机用户中,经常使用手机支付的用户比例还只是个位数,但是爆发即将开始。按照咨询机构艾瑞咨询的预测,到2012年,我国手机支付交易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而In-Stat预测,在2013年,手机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
这真是好大一块蛋糕。
群雄乱战
诸多利益驱使,让移动支付领域成了混乱的战场。而人们争论最多的,莫过于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标准,以及在整个产业链中,各路英雄应该如何各安其位。目前来看,尘埃尚未落定,争论还在继续。
手机远程支付的技术与其他网络支付基本相同,而现场支付方式则与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较为相似。在支付时,手机里的射频装置将会向读卡器发送加密信号,传递账户信息;而读卡器则会和银行联络,查询相应账号余额并扣款。整个流程和广泛使用的公交一卡通类似,只不过比公交一卡通要安全和复杂一些。
目前来看,国际上最有希望的现场支付标准应该算是索尼、诺基亚,以及飞利浦等厂商主推的近场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模拟RFID卡的功能,还能够与其他拥有NFC芯片的设备进行近距离通信,以及从RFID卡中读取数据。它对信用卡的兼容性很好,不占用手机SIM卡的资源,而且电池没电时依然可以完成支付。2007年诺基亚就曾经试推过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并且将从2011年开始大量生产,俨然一副舍我其谁的姿态。
虽然受到全球近50家电信运营商的支持,并且成为全球移动通信协会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的推荐标准,但是NFC技术并非完美无缺。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种运行在13.56兆赫兹的无线通信技术需要独立的芯片支持——这也就意味着人们需要更换手机才能使用这种技术。而且,它并不需要电信运营商的支持就能独立工作,这无疑是对电信运营商的当头重击。
于是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尝试其他标准也就顺理成章。2007年,中国移动开始了手机支付试点工作,采用的技术是工作在2.4GHz的RF-SIM技术,将支付及安全功能内置于手机SIM卡中,由电池统一供电。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以握奇数据开发的SIM Pass技术为主,同时也不放弃对其他技术的尝试。而交易过程中很难绕开的唯一跨行交易清算机构中国银联,却主推智能SD卡方案。这种混乱局面直到2010年10月末才告一段落:中国人民银行和三家运营商终于达成共识,以银联方案为基础,发展13.56兆赫兹的手机支付技术标准,由中国移动牵头起草。
标准之争算是告一段落,不过标准并不是一切。移动支付产业链中涉及的企业众多,如何分工合作以提升用户体验,才是最重要的课题。2010年4月,移动支付产业论坛召开;8月,中国移动支付应用发展大会举行;12月,移动支付跨年高层论坛开幕。看起来,移动支付已成为了信息产业的当前热点,而根据经验判断,它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等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