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轰日
——流水帐1月4日
今天上午,发行商座谈会。
来自全国各地主要的二渠道批销商应邀来到中国周刊座谈。
发行商是杂志从产品转化为商品的重要环节,他们直接面对读者,对读者需求所知甚祥。
一般精明的发行商,甚至不用做什么调查,只要留心观察购买者的行为,便可了解读者的口味。
我在新生代时,曾推出了一项发行商调查服务,
在媒体创刊和改版之前,除了向潜在的目标读者调查外,也向发行商调查,调查他们对改版或新创刊刊物的意见,包括印刷、定价、美术设计等。
来自这样一个重要环节的意见,其意义自不用说。
会议自然是热烈而尖锐的。
从内容定位,到主编风格,到封面版式图片运用,到发行政策,
从成功的榜样,到失败的案例,一应俱有。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一点半。
感谢发行商朋友们从自身角度,对我们工作提出的意见。
中午请发行商餐聚,一些发行商朋友继续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其中,不少发行商,也是南风窗的发行商,自然跟我也有了更深的亲近感。
都是为了杂志做得更好。
感谢。
同事问我,听到各种意见之后,鸭梨大不大?
自然。
于我而言,随时都在收集各种意见,尤其是批评意见。
恐怕没有人比我更在意目标的实现了。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挨批评,应该是最好的鼓励了吧?
毕竟,因为大家还都很在乎你,希望你做好。
当然,具体的调整,还有待于深入讨论。
傍晚,一龙陪我练了会球,让中午的酒性得以发散。
很长时间了,我很想去簋街饕餮一顿,但一直没排开。
今晚终于得以成行,还是以与大家小聊中午发行商批评的事的名义。
唉,结果,还是没聊成。
兄弟给我电话,说和妹妹一起喝红酒呢,问我干吗。
那也就来簋街吧。我说,如果不辱没你们跨国公司全球副总裁(哥们是一家顶级的跨国公司服务商的全球副总兼亚太区总裁)和跨国公司美国总部的高级管理人员(妹妹是一家全球极其著名的公司产品事业部的高管,按哥们的说法,是这个公司做到这样职位的第一个华人)身份。
一会儿,兄弟西装革履地带着妹妹来了,说两人刚喝完两瓶半红酒!
坐下来要酒喝和谈话的样子,把我的同事们看得有些发愣,
这大呼小叫的,不就是朱学东德行的翻版么,除了那身行头,哪像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不过,我们要聊的也就没聊成了。
也罢,明天妹妹要回美国,权当给她送行吧。
妹妹说,在异乡,偶尔上博客,看到我的文章里提到的老乡,她都会自得地说,这也有自己的影子吧!
嗯。俺小丫头说了,要学习,不只是上人大,也要去麻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