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十一年(1978~2009)改革开放的收获之一,就是实现了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最初设想,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预料之外的最大收获,那就是实现了“国富”。 “国富”即政府先富,各级政府先于广大老百姓富起来。“国富”或政府先富直接表现为财政收入的持续高增长,这种持续高增长在2002年以后表现得十分突出与扎眼,从2003年到2008年,中国财政收入突破了2万亿、3万亿、4万亿、5万亿、6万亿的各个整数关口;2009年受经济增速回落的影响,实现财政收入6.85万亿,滞留在7万亿整数关口之前;随着中国经济受外部力量刺激而出现恢复性增长,财政收入在2010年将突破8万亿的整数关口。基本可以判断,在2003~2010年间,中国是全世界各国中财政收入增长最快的国家。财政收入高增长,实现了“国富”,提高了政府可支配财力,但是,也导致并掩盖了许多比较严重的问题。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非公平竞争,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
就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而言,企业是税收之源、财政收入之源,政府会公平对待所有企业,政府会维护企业公平竞争的秩序,保证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公平竞争。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中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是缘于2002年以后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的高增长,从财政国资数据及国资部门领导人认为“国有企业可以搞得好”的说明看,2002年后国有企业尤其央企不仅实现了利润的十几倍增长,而且实现了纳税额的十几倍增长。必须承认,国有企业是中国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最大贡献主体,非国有企业的纳税额根本无法与国有企业相比。既然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贡献了更多的税收及财政收入,那么,国有企业就应该得到政府更多的偏爱,从而让政府的“嫌贫爱富”变得心安理得,当然,政府也就不可能再去尽全力维护企业公平竞争的秩序,也就谈不到如何公平对待所有企业。或许正是财政收入高增长及“政府非常有钱”,而使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非公平竞争成为常态。
从目前中国国有企业非常强势、非国有企业非常弱势的现实看,企业非公平竞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垄断加占据产业布局上游使国有企业单独并牢牢控制了中国经济的制高点
国有企业的强势不仅仅在于垄断,除此之外,还有其在产业布局中的特殊地位。做大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思维,不仅没有改变国有企业占据产业布局上游、非国有企业处于产业布局下游的不公平分工格局,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国有企业在产业布局上游不断涨价的绝对优势。无论处于产业布局上游的国有企业为增加利润而如何过快提高资源能源价格,处于产业布局下游的非国有企业只能被动接受不断上涨的资源能源价格,由此导致的不公平是,产业布局上游的国有企业因为能源资源价格上涨赚的钱越多,产业布局下游的非国有企业成本越高。作为产业布局上游的能源资源,是中国经济的制高点;国有企业占据产业布局上游而垄断能源资源,等于是其实现了对中国经济制高点的绝对控制。非国有企业在与国有企业竞争中,面对其控制中国经济制高点的强势,只能是一再退让与妥协。
其二是取之国企用之国企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保证了国有企业的永不倒闭
国有企业的垄断加占据产业布局上游的强势,保证了其实现利润额的高速增长。国有企业的超强盈利能力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创造了条件,国有企业以每年税后利润为基数按比例(5%或10%)上缴的红利成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取之国企用而之国企”是目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政策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成为国有企业永不倒闭的保障,国有企业不用再担心经营风险,出现风险由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为其“兜底”。2008年中国航空业出现巨大亏损,国航、东航、南航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亏损额在160亿以上,东航亏损到了资不抵债状态;同时,民营航空公司也大都亏损,按同比算,亏损率仍比国有航空公司低;但是,其结果是亏损最大的东航因为属于国有得以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获得100亿国有资本注资而继续经营,而亏损的民营航空公司要么被国有航空公司兼并、要么被政府接管、要么破产清算(如武汉东星航空公司)。可以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使国有企业有了不怕经营亏损、不用担心亏损的“底气”。
其三是政府把其控制的资源转手给国有企业而支持国有企业获取无风险利润
中国经济高增长及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使政府控制的资源越来越大,按公平竞争的原则,政府应该是用市场手段去配置这些资源。但是,各级政府大都直接把其控制的资源转手给国有企业。从铁路公路机场基础设施到水汽热公交地铁市政工程,再到廉租房建设、住宅补贴改造,国有企业都具有优先权;国有企业优先获取了政府转手的资源,再压价一包、二包、三包甚至四包而分包给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坐收无风险利润。除了这些公共或半公共资源被政府直接转手给国有企业,一些特定资源甚至自然资源也往往被政府直接转手给国有企业。2009年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4万亿投资,绝大多数投资项目被国有企业接手;山西省以安全为由而进行的煤炭资源整合,是政府出文件而由国有企业承接非国有煤矿。这似乎已经见怪不怪!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的资源配置正在演变成行政加国有的路线图:政府用行政手段控制越来越多的资源,直接无偿转手给国企,国企再把自己使用不完的部分资源加价给非国企。国有企业与非国企的不公平竞争,使中国本来就很低的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降低。(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