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够拯救美国经济吗?


  胡锦涛主席正在美国访问,中美的经济问题已成双方关注的重中之重。1月2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GDP逼近“40万亿元”大关——初步测算为397983亿元,增长10.3%,这是五年来第一次两位数增长。美国的实际GDP尚未发布,但根据专家测算,2010年美国全年GDP大约为145107亿美元(折合约90万亿人民币)。虽然美国经济增长比预期的要强劲,但美联储依然下调了其对经济的预测。在预计今年增长2.5%后,美联储预计2011年GDP将增长3.0%-3.6%,而之前的预计是3.5%-4.2%。

  中美之间的经济一直是互相影响的,由于中国市场的迅速壮大,美国对华出口增长非常迅速。1980年在美国出口伙伴中,中国仅排在第24位,而从2000年至2009年,美国对华出口金额从162亿美元增加到696亿美元,增长330%,美国对除中国以外的所有贸易伙伴的出口仅增长29%,可见双方的经济贸易依存度正在增强。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有力支持了美国经济发展。2008年9月,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海外最大的持有国。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大量增持美国国债,帮助美国应对全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到2010年10月增持到9068亿美元,不到三年中国净增持美国国债3881亿美元。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能媲美美国?或者说GDP是衡量全球经济地位的主要指标呢?

  毋庸置疑,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4.2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人均GDP为46443美元。美国经济是资本主义兼混合经济体:大多数微观经济决策由公司或私人企业做出;政府则以法律、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等方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在基础研究和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保障、储蓄保险等领域提供相当一部分资助或服务。

  经历了1970年代的滞胀以后,近年来美国经济大致呈现缓慢增长的状态。2007年以来则经受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面临的长期问题包括:巨额贸易赤字及政府财政赤字,1930年代以来最低的储蓄率,日益增长的高额负债如约9万亿美元国债,9万亿美元公司债务,超过10万亿美元房屋抵押债务,30万亿美元潜在的医疗负债,12万亿美元的社会安全保障基金的缺口等。即便如此,美国经济依然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其他的正面因素包括:较低的失业率,发达国家中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比较成熟和规范的金融市场,按人均计算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新移民人才的吸引力等等。

  根据美国最新发布的初步人口调查数字显示,美国的穷人数目要比早先所知多出四百多万人,由于医疗与其他费用升高,大约每6人当中,就有1人在贫穷中挣扎。但另方面,美国政府的税务优惠与食物券等援助方案,则让很多人不致陷于贫穷,确保了在2009年的经济衰退期间,穷人比率没有急速膨胀。对比中国,将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将贫困标准上调到人均纯收入1500元,这比2008、2009年1196元的贫困标准提高了25%,预计全国贫困人数已经破亿。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贫富悬殊、依然被拉开巨大,而税务依旧高企,物价继续上涨,民生保障问题形势严峻。

  但是,次贷危机引发美国经济技术性衰退,将使我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遭遇很大挑战,而美元降息和注资的宽松货币与信贷扩展政策,势必带来全球资本流动性进一步泛滥,则让我国经济很可能进一步陷入新一轮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汪洋大海之中,致使我国宏观调控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加之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大和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依然是国际过剩资本首选流入的洼地。美元采取贬值、注资、降息等一系列措施,对美国经济有利,对中国经济却弊大于利,其中最为突出就会导致更多国际资本流入我国,使人民币流动性过剩更加严重。因此,CPI一路连续上涨,在去年11月份甚至“破五”,通胀压力堪忧。加上中国经济大多依靠房地产创造GDP神话,导致2010年内发生的强拆事件层出不穷,社会矛盾不断,于是出现了“经济发展上去了,国民兜里却没钱”的境况。

  而历史吊诡的是,在1991年美国美国与日本都陷入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当时有99%的经济观点都是日本将很快走出衰退带领美国复苏。可是,接下来的近十年时间里,美国经济是强劲复苏,而日本继续是强力下滑。在这样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下,中国区区2万已外汇储备就想搭救美国经济,恐怕只是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