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起航


再过三个半小时,2010年就要过去,在家看了两天净空大法师的《和谐拯救危》,颇受教益。
 
坐在暖光融融的书斋,今年家里的暖气竟达28度,与室外零下11度的凛冽严冬,可谓两重天,猫在卧室里读书写作是我最为中意的事业,也是在多年未遇的苦寒之季最疏懒的安逸。
 
去客厅冲杯咖啡,舒缓的浓香,汤匙轻摇,与杯壁碰出的清脆,犹如风铃的摇曳。
 
老师:您好
再过几个小时就是2010年的最后一个夜晚虽然天气寒冷但充满无限希望的心灵总会是无比温暖的
亦如那点点星光轻轻地触碰着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愿渐斜的夕阳带去对您的真挚祝福2011美好的一年您的微笑始终绽放
 
这是价值中国的编辑张晶发来的祝福,这份暖意,萦绕着书案上咖啡,浸润着轻盈的音符,在书斋袅袅不散。
 
在这样的氛围里,回首2010,似乎充满诗意,我每年都有岁末盘整记忆的嗜好,只不过,今年显得更为悠然和超脱。
 
2010年最值得欣慰的莫过于思考明白了一个问题:东西文化的特质及特质背景下管理模式的选择。
中国文化的特质是内敛、深邃、含蓄、宽容,表现出来的气象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危机和管理的策略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逻辑关系是情理法,法居最后,属不得已而为之。
这与西方简明、直接、坦诚的文化特征和契约精神想去甚远。
产生东西差异是地理环境、经济形态、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圣贤禀赋及历史进程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两种模式都是依据自身环境而生、而长,最终集大所成,都是成熟的发展模式。
这两种模式不存在优劣比较,也无先进与落后之别,不存在相互的取代。
在这一点上,很多文化学者都或多或少存在认知的偏差。
以往海洋文明优于黄土文明之论曾尘嚣直上,而今东风压倒西风的民族主义文化学者则乘中国经济崛起之际卷土而来。
盲目的自信,与无知别无二致。用佛家话讲均属“无明”。
 
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实东西文明是互为表里,是一个事物用不同的视角观察、分析,方法不同,但本质别无二致。正如,上帝、真主和释迦牟尼佛和孔子,其实都是同一个神灵,只不过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针对不同的文化属性,呈现不同的法相。
这一点,就是佛家讲的本性,也是唯一的“神”,这与真神“上帝”“真主”的惟一性并不矛盾,属于“一个中国,各自表达”。
对此,我一直是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
而今经过一年的思考,方明白其中究竟,这一点要感谢佛家学说引导启迪,佛家的博大精深,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使我在佛学宝典智慧中“海阔任鱼跃”,我会把这一逻辑演绎放入明年将出版的新著中。
 
当然,在相互表里中,文化融合就找到了共同基点,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也必然到来,全球化的文化一定是融合的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儒家的“仁爱”与“中庸之道”因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将占尽先机。大乘佛教,同样将大有作为。
 
这一点的感受同样受益一年来不同国家、区域交流学习,国际化的视野更使我坚定了这份认知,在未来的日子我将毕生去求证、传播这一论点。
 
2011年,将是我梦想起航的一年。
择天下英才而教之,是平生夙愿,引导企业走人生王道,引领政府走服务民生的民本政府,将是我未来创建书院的初衷。
书院将以儒家为基石,融合东西文化,以古典书院教学模式为基本授课方式,对接世界著名大学学术资源,打造全公益研究型教研机构。
 
以前,这一理想仅限我个人的情怀,而今清华和北大的三位教授同事、同党加盟其中,更有伯克利大学参与,使这一梦想变得坚实,明年就要启动筹备大业了,希望五年能筑梦成真!
 
回首2010,依旧孜孜以求,依然笔耕不辍,依然理想满怀,但身体多有倦怠,精力大不如前,通宵工作已力不从心,这是最大的遗憾。
 
展望2011,信心坚定,步履坚实,扬帆出海,梦想启航!
 
201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