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民生之多艰:应帮助弱势群体增强造血功能


  哀民生之多艰:应帮助弱势群体增强造血功能



  耀眼GDP背后的生活幻景。(图片来源:北青网

  2010年GDP料增10%左右,中国经济却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初步测算,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C P I)同比上涨3.3%。2010年中国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经济依然展露“姣好”面容。 国家发改委一位权威人士表示,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39.5万亿元左右,按不变价格计算,GDP增速可能达到10.1%。四季度经济增速减缓是我国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的结果。中国社科院去年12月发布的《经济蓝皮书》预计,2010年中国将维持约10%的高速增长态势、全年GDP突破37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首次超日,居世界次席。

  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分别实际增长7.8%和10.9%。在耀眼GDP背后,中国决策层也看到中国相当多城乡困难群众的真实国情。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春节前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生活补贴。会议决定,2011年春节前,按照城市低保对象每人150元,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每人100元,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和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每人18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补贴以现金形式发放,需要补助资金104亿元,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将有8600多万群众受惠。帮助弱势群体使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在帮助他们维持生活的同时,我希望帮助弱势群体增强造血功能。如重庆市出台政策,通过银行贷款、财政补贴鼓励创办微型企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增强弱势群体求生存、谋发展的能力。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未来五年“让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的发展目标,并首次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这意味着,百姓将更充分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过去,我国发展过于强调GDP的增长速度,侧重于国富而忽略了民富。加之重投资、出口拉动,消费比重偏低,重工业劳动高,服务业比重偏低,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状况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导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加大,贫富分化严重。而这些因素不利于我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体现了大多数国人的强烈心愿。

  民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将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高度。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战略转变。要实现由国富到民富的转变,还必须化解好既得利益群体阻碍社会改革的这个最大障碍。包容性增长这个新概念的提出,为化解这个最大障碍提供了新思想、新思路。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就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重视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记得2006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欧前夕在中南海接受了欧洲五家媒体的联合采访,访谈中,温家宝引用中外名家的诗词著作,形容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希望中国政府从制度、体制、法律上建立帮助弱势群体增强造血功能的机制和模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多举办技能培训,提高弱势群体自主发展的能力。

  蔡律  2011年1月21日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我的梦Ⅲ

  我的梦·中国梦

  我的康桥我的梦

  胡锦涛等观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