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释江豚--WWF“守望江豚”活动随录


        
                                                                     林玲摄

    我们祖先最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可是,老祖宗血脉里流淌的这段DNA,到我们这一代,已经被GDP所取代,一切向钱看,不仅捞钱,还要捞大钱;不仅捞大钱,还要一夜暴富。我们成为丧失了道德的一代,是“全民腐败”的一代。

    我们只在乎我们自身的私欲,表面上为儿孙操劳,其实是在断绝儿孙的后路,我们吃的,用的,住的,穿的,都存有巨大的道德黑洞,稍不留神,就会顷刻垮塌,死无葬身之地。我们骂那些往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的人断子绝孙,但转过身去,便把毒蔬菜推到他人的家门口。我们总是在耍着这样的小聪明,总以为可以独善其身,到头来才知道其实是怨怨相报,以牙还牙。所以,我们没有了山清水秀,没有了桃红柳绿,没有了蓝天白云。没有了正义,没有了廉耻。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灵,生出一个又一个毒瘤,我们过着“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糜烂生活。

    当我们跪在先人的墓前,当我们面对苍天,我们是否会想到,我们其实已经把先人留给我们的这份干干净净的家业搞得肮脏不堪?我们其实是一群不肖子孙?

    孔武仲,孔子第四十七代孙,曾任湘潭县令。宋朝的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他可能没有吃过鱼翅,也没有吃过熊掌,但他对人与自然认识之深刻让高科技武装起来的我们汗颜。身为湘潭县令,孔武仲对洞庭湖一定不会陌生,我们能够想象得出,当他站在湖边,看到一群江豚窜出水面的迷人身姿,一定激情勃发。

    《江豚诗》是在怎么的背景下写成的,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他的诗句“黑者江豚,白者白鬐。状异名殊,同宅大水”不仅把白鱀豚和长江江豚区别开来,也将“鱀”的名字流传下来。这里的“大水”指的就是远古的云梦泽,现在的洞庭湖。那个时候,白暨豚和江豚在洞庭湖里“比翼齐飞”,人们不仅不会伤害它们,还对它们心存敬畏。

    可是,当我们出现道德真空、信仰真空的时候,谁还会敬畏这两种水中动物!于是,长江为我们哺育的世界上仅有的两种淡水哺乳动物遭遇灭顶之灾。白暨豚已经功能性灭绝,江豚的现状也令人忧心。

    江豚现在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大脑发达,智力水平与大猩猩接近,聪明而有灵性,性格活泼可爱。从远古时代,长江流域就是它们的家园,但近来,数量锐减:1993年前尚有2700头;1997年,锐减为2000头;到2006年,剩下1800头;目前,江豚的数量仅剩下1200-1400头,其数量甚至已经少于大熊猫的数量!而且还在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递减。而洞庭湖水域则只剩下区区150头左右!专家预测,如果不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江豚在未来15年内也将功能性灭绝!

    1月14日,十几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民间人士分别从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等地向岳阳进发,他们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招募的“守望江豚”活动的志愿者。他们齐聚洞庭湖,在五天时间里,与中科院水生所专家等联手开展江豚调查,对洞庭湖湿地进行考察,以实际行动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江豚,拯救江豚。

    笔者有幸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亲眼见证了江豚的生活环境。我们在湖中看到了江豚的身影,但瞬间的激动很快变成了心情的沉重----尽管这两年当地政府和保护区做了大量工作,但江豚的生存仍然危机四伏:

----水质污染,直接导致江豚生病或死亡;

----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使江豚食物严重缺乏;

----无序的挖沙作业,破坏了江豚熟悉的家园;

----迷魂阵、电打渔、炸毒鱼、滚钓等多种常见的违规捕鱼活动,造成对江豚的杀害;

----大坝、桥梁、石头护岸等过多的水利设施建设,破坏了江豚的洄游路线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影响了江豚的繁衍;

----繁忙的水上交通干扰了江豚的声纳系统,造成江豚被螺旋桨伤害;

----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的频发,导致江豚适应力减弱,造成死亡。

    江豚是长江的精灵、中国的国宝、水中的“大熊猫”!江豚是我们地球大家庭的一员,是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种的消失是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江豚有活着的权利,我们不能让白鱀豚的悲剧重演!

    洞庭西岸有县名华容,三国时代,曹操败走赤壁,走华容道逃命,被关云长拦个正着。关云长念及当年之恩,于是“义释曹操”。江豚不是曹操,但我们应该深明大义,理解人与自然共存亡的道理,还江豚一个干净的家园。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我相信,只要我们全社会行动起来,洞庭湖的水质和环境会越来越好,江豚在长江中下游,至少在洞庭湖、鄱阳湖等保护区繁盛起来,是完全有可能的。

以下是笔者在洞庭湖区寻觅江豚时拍摄的一组照片:


1.朝阳下的岳阳楼目送我们踏上寻觅江豚之旅



2.欢快的水鸟们似乎也知道我们来这里的目的



3.洞庭湖的水质已有较大改善



4.仍然有随处可见的运输船



4.湖中挖出的沙子在岸边堆积如山



5.江豚一旦误入便无法走出的“迷魂阵”



6.我拍到的野生江豚



7.距离我们有二百米左右,应该有四五只的样子。它们窜出水面换气,又迅速沉下去,抓拍极难!



8.从背景看,跟上面图片上的江豚应该是一只


诺大的洞庭湖里只有150头左右的江豚,我们从中驶过,能够拍到,实在幸运!